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1745龙兴欧罗巴 > 第三十四章 克里米亚!(1)来自“英国”的商人

第三十四章 克里米亚!(1)来自“英国”的商人(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经过长期演化后,克里米亚鞑靼人又分成了三大势力:

位于半岛东部的希林家族,位于半岛西部的马合苏尔家族,他们都是汗国的创立者、拔都弟弟秃花帖木儿当时创建汗国时的大将后裔,相当于两个万夫长。

秃花帖木儿的后裔哈吉.格莱家族则占据着以半岛中部地区。

在半岛以北的亚速海西岸、黑海北岸则分布着大量的诺盖人,说起这诺盖人也是一个大杂烩,斯基泰系、蒙古系、突厥系的大混合,他们身上有着多个王朝的身影。

阿提拉的匈人帝国、科萨汗国、佩彻涅格汗国,匈人、科萨人、佩彻涅格人现在都叫诺盖人。

诺盖,在蒙古语里实际上就是“狗”。

原本诺盖人的大本营是在里海附近的,先后遭到小玉兹哈萨克、土尔扈特人的屠杀、驱赶后,大部分都迁到了亚速海西岸和黑海北岸,如今在东岸只剩下库班诺盖人一支。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件事,而这件事才是土尔扈特人能够坚持到现在而不覆灭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无论是此时的沙俄帝国,还是后世的苏联,其对于境内的各个部族大致采取了以怀柔、羁縻为主的策略,而不是赶尽杀绝。

这其中,用东正教感化他们,从而显示自己“东方正教”正统的想法若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到了眼下,亚速海、黑海附近依附于克里米亚汗国的诺盖人也分成了四大部族,从多瑙河一直到顿河依此是:

布贾克;

叶迪山;

贾博伊鲁克;

叶迪库勒。

在最近一次俄土战争中,克里米亚汗国的大汗能够动员二十万兵力,他们施行的是八户抽三个骑兵的兵役制,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汗国的总人口当在五十万户、两百万人左右!

一个相当有实力的汗国。

当然了,自从沙俄帝国在顿河、第聂伯河中游修建起专门对付他们的长城要塞后,汗国的实力就一蹶不振了。

当汗国的实力下降后,国内各大贵族、部落就不会那么同心协力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何况,此时汗国大汗的任命权掌握在奥斯曼帝国手里,为了不让汗国做大,奥斯曼帝国肯定不希望汗国出现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