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1745龙兴欧罗巴 > 第八十八章 决战紫禁城之一:大使馆

第八十八章 决战紫禁城之一:大使馆(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正如蒙古人以孛儿只斤氏为荣,满洲人只会以爱新觉罗氏为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这么说有人出问题了?”

只见包拯小声说道。

元应叹点点头。

“我们在内城只布置了两个密探,一个放在顺天府衙门,眼下他已经做到三班衙役领班,一个放在城西最大的城隍庙担任庙祝”

“时下情形危殆,而外城也被我军占据,外城的密探就算叛变了也影响不大,这两人从未见过我,不过我会每隔一段时间利用特殊的手段联络他们,并通过手写的命令安排他们做事”

“联络的地点自然是经常变化,自从我军围城以来,我加大了联络力度,进过这几月的试探,放在城隍庙的那人应该无甚问题,但放在顺天府尹衙门的那人多半出了问题”

“由于清廷对内城非旗人管束甚严,除了庙宇这些机构,衙门里的人也多半是由旗人担任的,一开始都是满蒙八旗,后来便渐渐换成汉军旗了,多半是汉军旗里面的破落子弟担任”

“顺天府尹掌管着内城的打更、防灾等务,可以游走整座内城,内城的各里坊胡同居住的人实际上也被他们组织起来了,若是有火灾等紧急事务,三班衙役就会让更夫四处敲响锣鼓”

“让里坊胡同纳入编制的人出来协助救助,当然了,若是遇到大型火灾,就需要九门提督出面了,寻常小火灾都是由顺天府衙门处理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各里坊胡同推出来参与这种事务的的人自然不会是旗人,都是旗人的包衣奴才,他们的消息来源广泛,让密探进入这样的地方自然是事半功倍”

“此人叫侯武,原本就是北京人,从小跟着其父在广州做生意,本就是破落汉军旗子弟,我国第一次攻打广州时被我军俘获,进过甄别、考验后才将其纳入情报机构训练”

“在香港军政学校学了一年后便被派到了北京城,对顺天府衙门使了银钱后顺利进入三班衙役”

“城隍庙里的那人叫张文,来自本土,精通长春教,先在城外的白云观做过一段事情,后来趁机进入西城最大的城隍庙,并成功当上了庙祝”

“此人是本土汉人,又是陛下亲点的精通佛教、道教的人士,而满清时下对佛教、喇嘛教从业人士管束很严,但对道教庙宇的管束却有些松懈,又在城外的白云观干过一段时间,这才有机会进入内城做事”

“城隍庙是保护城池的地方,满人信奉神魔,到了后来这里便成了彼等以前信奉的萨满教的替代品,慢慢变成了一个道教和萨满教的混合体,九门提督、顺天府尹衙门很多时候都会在这里进行捐献和祷告”

“陛下精通萨满教,自然将此术传递给了他认为的可信之人,据说这些人还暗中成立了一个什么长春会,他们誓死效忠陛下一人以及陛下指定的真正继承者”

“按照长春教的教义,陛下乃是长春教最高大神昊天上帝在人间的唯一化身,长春会的人都笃信无疑”

“他就是长春会的人?”

“是的,镇守库页岛的康庆裔也是其中之一,我军中团以上单位,都设置了两名副团长,其中一名专门负责长春教、考功、军纪、辎重粮秣等务”

“他们全部是该会的人,这些人将来除了升任更高职位的军事主管,退伍转业后还能在市政机构、情报机构、外事机构占据高位”

说到这里,两人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些许落寞,很显然,他们都不是该会的人。

半晌,包拯问道:“那侯武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