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谪仙篇(第7 / 7页)
天色既明,仙人离去,俩书生才了然昨晚遇仙。
这是个以诗情取胜故事,佳句迭出意境绝胜,读来真令人有齿颊留香之感。
苏辰看着看着也忍不住赞叹:“写太好了。”
想起蒲大大一辈子困于场屋,考科举都考到了白发苍苍,苏辰就觉得可惜遗憾,他说道:“夫子现在写篇章也不少了,怎么不集结起来出书呢?这样文章,肯定好、”
“好卖”到嘴边硬是被改成“好看”。
蒲松龄笑道:“这些游戏文字,能有你们三五读者喜欢,我心里就满足了。”
毕盛钜道:“辰弟,你可能不知道,现在朝廷添了个印书局,咱们想把书本附印,可不是自己出钱刻板就行了。拿不到印书局书号,这书啊,就是私著书。”
听他语气里尽是对书号不满,苏辰笑了笑,道:“书号我怎么不知道?不过我和毕兄看法不同,我觉得朝廷能把目光放在出书之上,就是注重文化表现。以后想必只重科举情况,会有很大改善。”
毕盛钜一时没话说了,蒲松龄笑道:“这拿书号之事才行天下,却已经生出了很多规矩,没有钱没有人,多少人都拿不到书号。”
苏辰:不是这样吧,阿玛命令是只要没有反对朝廷内容,都予书号。
知道这其中会有潜规则慢慢生根,但没想到生这么快这么大。
如果只把书号限制在小范围内,那么很多人书都只能是私书,朝廷监督、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目根本不可能实现。
现在贪官,真是有够肆无忌惮。
苏辰想着,对蒲大大说道:“您可以再去试试,我觉得朝廷不可能让大部分人书没法出。”
年纪小孩子,对朝廷总是这么有信心,或者说在他们眼中,没有什么是不好。
蒲松龄宽和笑道:“那我听苏小友,回去途中就转道京城,试试去。”
现在读书人其实并没有多少,书号才施行,于是只有京城印书局具有发放书号权力,而他们要审书,则全由下面官员往上递。
苏辰觉得随着三藩之乱结束,以后在各个府城也有必要设立各分印书局,不然会很不方便,明明是有益事反而不得人心了。
---
毕盛钜师生俩和他们同行了两天就回转了,主要是毕盛钜这个贵公子受不了晓行夜宿赶路强度,只能在一个路口强忍着不舍和自己辰弟告别。
毕盛钜伸出手臂朝远去马车挥舞着,高声喊道:“有机会去淄川,就报我毕二名字啊。”
苏辰伸头到窗外,挥了挥手示意毕盛钜快回去。
一开始以为毕盛钜是个轻浮古代贵公子,相处两日才发现这就是个白长到十六七岁憨憨。
蒲大大要教授这样学生,不知道会不会经常心累。
儿子在路上遇到朋友心累不累康熙不知道,十几天后收到荣广折子和儿子一封信康熙知道他现在是很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