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师父走了(第6 / 6页)
分于大家度过此次劫难。”
这番话还没落下,已经有好些人跪下来,连连作揖拜首。
他们不知道什么薯种,只明白这个人要给他们施舍。于是在他们眼里,此人就是善心大老爷。
陈挺翻身下马,叫身边两个仆从一起,将甘薯分给这些灾民。
当然,是有人想抢,但没动手,就被各小群体领头人压制住了。
陈挺扛着大半袋甘薯分到黄家人跟前,每个人给不多,大人一人五个,小孩儿一人两个。
“一点心意,老人家别嫌寒薄”。看老者身上有一股不同普通百姓气度,陈挺多说了两句,而后才交代对每个人都说过话,“此物在我们长乐县名为金薯,是家祖历经千辛万苦从吕宋岛带回来。春季把小小一块埋到地里,来年就能得许多秧苗。这金薯生熟皆可食,上不得大台面,却是咱们庄稼人裹腹好东西。”
老者伸出双手捧过红薯,听说过听说过,福州府陈振龙。前明万历年间,闽中大旱,福建巡抚金学曾就推广过此物。
只是一些大户人家根本没将此物放在眼中,普通百姓又没有得到种子渠道,是以才不算普遍。
老者郑重地道了谢。
将这些都看在眼里苏辰都呆了,这免费给大家发红薯不会是将红薯从外国引进中国,陈振龙后代吧。
怎么看他推荐红薯样子,有点像后世销售人员呢。
好苦逼啊。
陈挺看着还没到他膝盖小娃儿,心里也一阵酸,掏出两块个头上很大甘薯,叫小娃儿伸出手捧着。
“揣好,饿了就啃一口。”
苏辰点头:“谢谢。”
陈挺叹口气,也不知道清王朝能不能挺过去,若叫三藩卷上来,怕是得有十几年苦日子。这样大小娃儿---
陈挺摇着头,一路发着甘薯,给这一波人发完了,便继续往前走。
以后哪个地方有灾荒,他都要去传播自家先祖带来甘薯,总有一天所有人都会知道自家甘薯好。
或许有一天,大家说甘薯时候,也能称一句“陈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