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第2 / 11页)
这些惊呼并不是因为小哥的话,而是因为他向左走的同时,原地却还留下了一个站立不动的他。
小哥站定,转身,两个身影并肩而立,分别面朝相反的方向,彬彬有礼地弯腰一鞠躬。
“大家以前见过的投影,可能是一些飞舞的花瓣,朦胧的气泡,圆头圆脑的卡通形象。这些投影虽然能实现,但大多还需要转播画面的二次技术处理。如果真是在现场观看,可能相隔数十米,仍然能看清它们身上的像素点。”
说着,两个小哥分别转身,向圆形的舞台边缘走去。每走一步,他们的身后就留下一个凝实的身影。这些身影分别朝舞台边缘走去,最终在圆台四周等距离地站成了一个圆圈。
而真正的小哥也彻底混入了这数不清的自己之中。
圆台距离观众席很近,至多不过七八米的距离,灯光外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想要分辨真伪。
小哥依旧气定神闲。
“而如今,技术已经能让VR、AR、MR、HR[1]之类的R+真正成为Reality(现实),现在,可能我离你只有三米,你在犹豫之后,依然会选择和我的立体投影握手。”
他所说并非妄言,在场观众有不少技术人员,也清楚这项技术的进展,但理论推进和亲眼目睹依然有很大差别,尤其是在这种顶级设备、庞大空间、万人瞩目下的投影。
其震撼力绝非言语能够描绘。
更别提现场还有不少未参与到这一方向的人,并不清楚云图对这项技术的掌握情况。大家虽然已经见过不少VR应用,但大多是借用专业设备、或是在经过技术处理的转播画面中看到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像现在这样能近距离用肉.眼观看,却依然看不出缺陷的投影,确实是头一回见。
小哥继续讲解,舞台边的一众身影开始往回走,三五一组,示范讲解中的各种动作。除了灵活模拟人类的动作,这些投影还能将很多超越人类能力的动作做得非常娴熟。比如从舞台上腾空而起,踩着同样是投影的扶梯,走向距离更远的高层观众席,和他们近距离互动。
舞台上,每个投影都有自己的动作,又能和其他的投影互动,不会因为穿透对方的身体而穿帮。舞台下,观众们看得目不转睛。正因为技术人员众多,他们才清楚面前这种呈现效果,究竟需要多么庞大的数据量和信息流。
十分钟的展示,眨眼即过。待眼前铺天盖地涌来的全息海浪消失,观众席上的惊呼才渐渐平复。
舞台上收了光,只剩下两位一模一样的小哥,退场音乐响起,两个身影一起鞠躬。其中一个没入黑暗之中,另一个则倏然变形,化作一个巨大的数字。
3。
退场音乐结束,接着便是提示下一项活动的转场音响起。
灯光并未亮起,巨大的数字投影还留在原地。
2。
现场的光源仍然只有那个巨大的数字,但主持人的声音已经在幕后响起:“感谢这一场精彩的展示,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下一个环节。”
部门级别的表彰和发言结束,照惯例,接下来就该是优秀员工表彰,到了员工上台领奖的时候。
照理说,现在已经该开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