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水陆两栖(第2 / 3页)
“并不是。”马翔继续说道:“鲲龙机身侧面,又有特殊的结果整流罩,鲲龙的主起落架收回之后要侧着完全进入整流罩。这是主起落架,前起落架跟普通的飞机,差距就不大了,属于驾驶舱下的起落架舱里面。这个人提出整流罩的形状,不应该是现在,我们能够想的那样,还有就是主起落架的回收路径太长,起落架收回的距离比较长,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动力传输,也会间接影响传感信号,总之就是一句话,整流罩以及主起落架的回收,收放路径,按照现在的设计比较不合理,而且这个不合理,将进一步扩大化,甚至会影响鲲龙整个飞机的成败。”
“他是这么说的,影响鲲龙整体的设计成败,我觉得有些夸大其词,杞人忧天了,但整流罩的形状,以及主起落架的收放路径,确实不得商榷的余地,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设计委员会已经通过了预审方案,换句话说,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已经认同了,所以这个事,我也不是很想说。”
刘海洋思考了一会,并没有急于表态,飞机主起落架的设计,确实要经过专家委员会同意才行,刘海洋自认为他对鲲龙非常了解了,马翔主任这么一说,也觉得整流罩的形状有些不妥,跟飞机整体构造不是特别协调。
鲲龙AG600主起落架,因为是目前国内最高也是最复杂的,间接造成起落架的收放路径在之前并没有先例,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也是第一次制造,所有的东西都是从无到有,从零开始。
“是不是我没有表达清楚?”刘海洋一直没说话,马翔还以为他表达得不准确,没有让刘海洋理解。
“说得非常清楚,我倒是也理解啊。”刘海洋收好笔记本,“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叫什么名字?我倒是想见见他,跟他当面谈一谈,他既然能提出来,那肯定是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就算是方案不成熟,也一定会有增加独到的见解看法,现在我们随时可以修改更正,这倒是没什么,之前鲲龙的最终设计图,委员会几乎已经敲定了,这不也是在最近几天,找到了更优的设计之后,直接进行了更改,总之只要是能让鲲龙变得更加优秀,我们不怕麻烦,相信周旭东老师肯定也非常支持。周老师经常跟我说,他虽然是鲲龙的总设计师,不过在很多方面,他都是小学生而已。”
刘海洋眼神从王少鹏的身上转移到马翔脸上,“我知道,周老师这么说,有一定自谦的成分,可一个飞机,那么多零部件结构件那么多的结构,周老师就算是全科全才,他肯定也不敢保证在哪一方面都做到极致吧,只不过周老师跟我们普通人相比,比较均衡全面而已,再加上经验丰富。”
“我最敬佩的人就是周旭东了,上一次见他还是在几年前,深圳开飞机设计研讨会的时候,当时周旭东还给我们讲课,我就觉得这真是个神人,鲲龙亲选总设计师,我忙猜都会是他。”马翔回忆起当时见到周旭东的场景,“我家里,还有一本周旭东出的书,还是他亲笔签名的!”
“扯得有点远,你们公司提出这点的员工叫什么名字?如果他请假回来,我们还没有回荆门的话,最好是我能跟他当面详细地聊一聊,这样我在跟周旭东老师汇报的时候,也会说得更加详细,绝大多数工作还需要周老师去推进。”
“他也是个年轻人,跟你们俩年龄差不多叫郭子铭,学历稍微低了点,是个全日制本科,我听说他好像考上了研究生,想要去学习深造,跟单位结了就业保障协议,读完研究生以后还回原单位工作。”
刘海洋的脸一下子就变了,没想到郭子铭,能提出来这么有深度的问题,见解独到。
刘海洋忽然间又不说话了,气氛有点尴尬,王少鹏赶紧说,“郭子铭哦,我记住这个人了,我们后天有可能回荆门,要是不走的话,还是要见一见,我们这一次来看飞机起落架,也是代表周旭东老师,周老师太忙了,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
“理解,理解。”马翔笑着说,“刚才我给单位食堂的领班打电话,准备了点便饭,要不吃完了饭你们再回酒店?晚上我家里有点事情不能陪你们了,要不肯定请你们俩吃饭,放心啊,以我个人的名义。”
“马主任不用这么客气。”刘海洋越来越觉得,他让王少鹏来是多么明智的选择,“晚上我跟王少鹏,也想去外面转一转,明天晚上,马主任家里要是没事,还请赏光,我请马主任吃饭。”
“明天晚上家里没事,这是说的什么话呀,我怎么着也要尽地主之谊呀,明天我请你们俩吃饭,就这么说定了。”马翔手机响了,看了一眼是家里打来的电话,急匆匆挂掉,“那我就先下班了,家里确实有急事,不陪二位了。”
“马主任,先去忙吧。”王少鹏微笑着说。
马翔主任朝着刘海洋王少鹏招手,急匆匆离开,边走边打电话,看样子还真的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