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 / 2页)
刚刚跟她不欢而散,程子衿只好再次提审嫌疑人。
“警官,今天想知道什么?”
“跟我说说昨天那个记者吧。她为什么会问你是不是医生?我没想到,你居然真的做过医生。”
“这个问题难道不应该问她吗?我怎么知道她为什么会问。”
程子衿觉得自己真是多余,一个两个的,什么都问不出来,他回到办公室发脾气。
谭晓棠调查了钟情高中毕业后的经历,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她大学期间表现良好,半工半读,后来还去了国外读研。
因为凶手曾是医生,她觉得两人可能是在医院认识的,但钟情并没有就诊记录。这大概有两种可能,一是两人是在别的地方认识的,二是不太正规的小诊所。
可无论有多少种可能,谭晓棠都没法确认了。而且,钟情从高中毕业到现在不过七年而已,凶手十二年前就犯案了。
如果钟情是幕后主使,十二年前,她还在读初中。逻辑上来说,钟情是主谋的可能性很小。
谭晓棠为了把“钟情是主谋”这个推测合理化,她只想到一种解释——嫌疑人说过指使他的可能不止一人,那么也许最开始指使他的是别人,后来认识钟情后,便为钟情所用。
但同时嫌疑人也说过,指使他的人被他杀了,那钟情为什么还活着。对了,凶手一定是在说谎!
思考片刻,谭晓棠终于找到了把钟情当作主谋调查的理由,把“无罪推定”忘得一干二净。既然“柳叶刀”不愿交代他与钟情的关系,那么就得从受害者入手。
最后一名受害者是两年前死亡的,当时已经是71岁的老人。警方在调查报告中说,老人在S城黄金地段拥有一整栋写字楼,按照遗嘱,这栋楼如今属于一名外籍华人。
此外,程子衿在报告中附加了自己的推测,老人的财产远不止一栋楼,可能还有大量的现金或其他易于变现的贵重物品无法溯源。
因为老人出殡当天,国内外许多名人前来吊唁,其中不乏影视明星、商业巨鳄,更有警方的重点监视对象。
那些监视对象多为地方恶霸,一旦查到实证,必将法办、严惩不贷。
谭晓棠认为,这名老人很有可能是主谋之一,因为他有足够的财力、势力,社交范围广泛,容易与人结仇。
她想调查一下那个继承写字楼的外籍华人,但和之前负责调查案件的程子衿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外国警方不配合,甚至横加阻拦。
可见,程子衿的推测不无道理,老人生前一定有相当庞大的势力,甚至已将范围扩大到国外。
她给程子衿打了个电话,说想谈谈老人的案子。但程子衿却一反常态,告诉她暂时先不要碰这个案子,也没说为什么。
程子衿当年为了这个案子四处奔波,还得罪了很多人,调查一年半都没有线索。现在既然嫌疑人主动投案,不如先保守调查。
另一边,谭军一早告诉何未,自己的女儿一夜未归。何未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他去谭家取了衣服,去警局的路上还买了早点,是谭晓棠喜欢的原味现磨豆浆和香菇鸡肉包。
何未虽然不喜欢谭晓棠,但当他得知她的口味如此“亲民”时,觉得她也有可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