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愤世嫉俗的小木老师(第2 / 3页)
一个害的别人家破人亡的恶棍,就是因为当时法律的不健全,从而躲过了本该属于他的刑罚。
于是,受害人的十二个亲朋,便选择了独立审判。
他们经过密谋,共同进行了一场犯罪,是的就是犯罪!”
“或许我无法体会那种面对杀害自己亲人的恶人,逃脱法律制裁后的那种心情,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人的做法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仅代表我个人意见,有感而发罢了。”
看完这篇文章,林牧回想了下剧情,发现这人说的其实并无什么让人出乎预料的言语,但是想到云姐焦急的语气,林牧心中一动,便点开评论看了下去。
热点评论:正是波洛的两个结论,让我看到了人性之善,而他最后的转身离开,在我看来更具魅力,网友甲。
破贼易,破心中贼难,网友乙。
其实在看小说之初,这人的死因已然给了我们提示。
那就是波洛拒绝保护他或者说是拒绝为他找到恐吓他的人,原文上是这么说的。
从这就可以看出此人不仅作恶多端,行事还十分嚣张,平日的为人处世也盛气凌人......
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能免于责罚,我只能感慨当时法律的不严谨......
这条评论下方,附和者众多,偶尔也有反驳的声音,但是很快便被覆盖了下来。
林牧沉思,这也没什么事啊,毕竟大家都在讨论小说而已。
静下心,向下继续看去,一条评论在映入他的眼帘。
“我没想到小木老师竟然是一个如此愤世嫉俗的人!”
这条评论的标题就让林牧吓了一跳,打了个激灵的同时,心中则是暗道:“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大家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我无从得知小木老师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哪,但是我却同情于这个事件本身。
因为大家要清楚这十几人的犯罪动机,那是因为自己的亲人家里出了人命,且将他们害死的人逃脱了法律制裁,于是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想想,如果这种事的灵感来自于现实生活,那么小木老师是遇到了什么吗?
所以才会付诸于小说之上?
这点我无从得知,并且我对小木老师书中侦探波洛的做法也是深恶痛绝。
身为一名侦探,到了最后却辜负了侦探之名,既然找到了真凶,不管事实有多么的离奇与诡秘,但是既然找到了真相,为何不将恶人绳之以法?
难道死者是恶人就该被杀,而杀人者因为是“善行”就要被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