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 第844节涤荡国内

第844节涤荡国内(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三姐,你忘了我两个哥哥是怎么死的吗?”

宋美龄顿时毛骨悚然。张学良在反腐时连自己大舅子小舅子都照杀不误,全天下还有谁能在触犯国法后被张学良网开一面?张学良反腐时根本就是六亲不认,亲爹犯法恐怕都杀。

客观上讲,此时的全中国,只有张学良一个人能对中国官场来一场改天换地的大扫荡、大扫除。

完全没有任何意外或悬念,民国头号贪污犯孔祥熙及其长子孔令侃以及孔氏集团上百名主要党羽被张学良一锅端,该杀的杀,该关的关,孔祥熙本人被判了无期徒刑。孔家旗下的大大小小的一百多家公司、票号、工厂、店铺等产业全面遭到搜查封杀,财产都被没收充公。在国民政府内树大根深、如日中天、盘踞二十年不倒的孔家在张学良面前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因为张学良是全中国最强大的人,他若是在中国范围内依法杀人,任凭违法者如何位高权重、势力广泛,任凭违法者拥有多么深厚的背景、多么老的资历,任凭违法者拥有多么盘根错节、手眼通天、门生故吏满天下的人脉关系网,张学良杀起来也跟踩死一只蚂蚁没有太大区别,毕竟,张学良已经强大到了“无敌”的地步。中国境内,无人是他对手,甚至无人能有资格成为他的对手。

张学良的反腐,就像把国民政府这个浑身长满毒瘤的晚期病人进行一场巨细无遗的外科手术,并且手段粗暴得完全不像医生做手术,更像侩子手对犯人进行“凌迟活剐”。在这场反贪风暴中,蒋介石身上的“毒瘤”被张学良给割了个干干净净,任凭蒋介石痛得寝食难安、撕心裂肺,张学良也下手毫不留情,三千六百刀一刀不少地割到底,把毒瘤割了个精光不剩。蒋介石事后说道:“…我一直都心知肚明,国府的贪腐问题确实已经是到了血液里、骨髓里。我认为,反贪腐是一件欲速则不达的大事,需要慢慢来,急不得,既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万万不能操之过急,《道德经》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反贪腐也是一样的。假如国府是个癌症晚期病人,那么,反贪腐就是治疗肿癌,首先要认真分析轻重缓急,制定严密的计划书,然后打麻醉药,接着先拿不会损伤到血管神经、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小的肿瘤来开刀,接着静心调理,养好伤口,然后再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继续对那些中大型的肿瘤再逐一地开刀,开刀过程中必须注意动作不能太大,不能一刀切,有的肿瘤是跟脏腑长在一起的,割了的话,甚至会威胁生命,使得病人不但没治好,反而导致提前死亡。对于这种肿瘤,下刀之前需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如果实在不能割,就需要长期的调理,让它由大化小、由小化了,这个过程起码需要十年时间。面对国府这个浑身肿瘤的病人,我拿着手术刀,不敢轻举妄动,张学良倒好!他直接拿砍刀、拿斧头、拿电锯,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像屠夫剁肉般地乱砍乱割!腿上长满肿瘤,他直接就把腿给剁了!脑袋里长满肿瘤,他直接就把脑袋给劈了!在反贪腐的手段上,我是医生给病人做手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张学良完全就是侩子手凌迟犯人!甚至是屠夫杀猪!扒皮抽筋!剁肉拆骨!大卸八块!假如全国官员都是贪官,哪怕有一百万,张学良也会把这一百万贪官杀得一个不剩,因为他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顾忌,并且他有本事,他本事大得能让被他弄死的病人再起死回生。”

张学良虽然被称为“当代朱元璋”,但他并不想像朱元璋那样割韭菜式地杀贪官,因为贪官根本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杀完一批还有一批。制定一劳永逸的廉政体制、反腐制度才是根本。因此,张学良创立了“廉政公署”,省市县三级全面都建立,廉政公署不受地方政府管辖,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并且,廉政公署不由国家拨款发工资,公署资金和人员工资都来自搞垮贪官后依法得到的赃款提成奖励,“如果廉政公署哪天穷得揭不开锅,说明已经没有贪官了”。廉政公署将会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投机倒把、囤积居奇、走私盗卖等任何破坏国家经济秩序和金融体系的犯罪行为;同时,张学良让张作相以副总统身份通过一份法令,所有政府公务人员都必须到廉政公署登记本人和直属亲戚的全部财产,社会各界若想要得知,立刻对外公布,否则第一被撤职,第二被查办。张学良本人以身作则,第一个公布了自己名下的所有私人财产。

其实张学良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钱,因为很早之前“钱”这个东西就对他没意义了,所以他也在很早之前就对“钱”这个东西没概念了。张学良在乎的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哪里还会在乎自己的工资和花销。当于凤至向沈阳市廉政公署正式登记了张学良的个人财产后,张学良自己都吓了一跳,属于他本人的资产和不动产总价值共三千多万美元,张学良的个人收入主要有三个:一、合法工资;二、写小说的稿费和版权费;三、个人发明的专利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学良没有“灰色收入”,因为向张学良行贿等于“上门送脑袋”“花钱买牢坐”。

虽然张学良个人财产很巨大,但比起于凤至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于凤至名下财产足是张学良的一百多倍、三十多亿美元,同样都是干净钱。于凤至开了一系列的大公司和大企业,虽然没靠张学良的权力搞市场垄断,但因为很早就开了,又得到张学良“高瞻远瞩”的指点,所以很早就抢占了多领域市场,经营至今都已是商界巨无霸,于凤至也是此时的全中国首富。实际上,于凤至在最高峰时期的财产远不止三十多个亿,她把巨额资金都投入了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援助东和省重建就无偿捐赠了一个亿现金,道理是一样,钱太多的话就没意义了。

张学良是台风眼,由他刮起的这场反腐台风犹如狂风暴雨般涤荡了整个中国,很快就把寄生在国家躯体上的所有残渣余孽都给清扫一空,使得官场上原本污浊不堪的政治氛围顿然焕然一新。全国官场因此而彻彻底底地改天换地,从此风气大变、清廉如水。

前国民政府主席、现立法院院长林森感慨道:“南方官场在以前就像雾霾天般浑浊不堪,蒋总统虽然也曾大力反腐清理,但迫于各方面的掣肘限制,他的反腐只像一股股春风,温和清新但软弱无力,无法彻底根治,而张部长的反腐则像龙卷风,无坚不摧、势不可挡。试问,天底下有哪股贪腐势力能对张部长产生威胁或者哪怕只是让他产生一点点的犹豫迟疑呢?”

在这场反腐风暴中,先后出现了数十起武力反抗事件。原因也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很多贪腐集团都是军政商三方混合体,很多“大人物”都是只手遮天的,既能在商界里为所欲为,也能在政界里呼风唤雨,同时还有军队做后台靠山,毕竟,国民政府内的那些实力派都是有自己的根基地盘和军事力量的。由于张学良把出国通道封锁得水泄不通,然后关门打狗、大开杀戒,一些拥有武装军队的贪腐势力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自然孤注一掷、狗急跳墙,甚至割据一方、负隅顽抗,本来,这一招对付蒋介石还有几分希望,蒋介石顾虑顾忌都太多,搞起来也投鼠忌器,但张学良可没有那么多顾虑顾忌,贪污性质变成了反叛,直接就是死路一条。这些杂牌军在张学良面前完全只是不堪一击的蝼蚁蛆虫。张学良是国防部长,收拾这些搞武装割据、武装反叛、武装抵抗的贪腐势力自然是名正言顺、出师有名。张学良大手一挥,国防军里的原北华军部队迅速出击,在全国各地展开打地鼠般的平乱剿叛行动。大军所到之处,排山倒海、势如破竹,这些乌合之众在北华大军面前只是一触即溃的土鸡瓦狗,纷纷被北华军踩踏成齑粉,坚持得最久的一股反叛武装也不过只撑了两天而已。

通过最直接、最干脆、最有效的铁腕手段,张学良彻底清洗了中国,彻底铲除了国民政府内部那些盘根错节、纠缠不清、数量庞大的实力派系、割据势力、贪腐集团。

反恐、反腐,是张学良在战后最集中精力干的两件大事。

西南五省联盟在与南京方面抗衡多年后逐步走向了瓦解。贵州省军政首脑王家烈第一个临阵倒戈,投靠了蒋介石,四川省军政首脑刘湘和云南省军政首脑龙云都暗地里投向张学良,刘湘儿子和龙云儿子分别是北华海军的“四川号”“云南号”航空母舰的舰长,刘龙二人把儿子送到北华军里,一方面是表示投靠,另一方面是把儿子当人质以表达忠诚;西康省首脑刘文辉是西南五省军阀里实力最弱小的(西康省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有160多万),看到王家烈、刘湘、龙云都安排好了后路,刘文辉自然不会一条道走到黑,西康省夹在西藏和四川之间,而西藏和四川都是张学良的地盘,因此刘文辉自然也顺水推舟地投靠了张学良;西南五省最后只剩下广西省,而南宁国民政府也在广西境内。树倒猢狲散,汪精卫、李宗仁、白崇禧自然无可奈何,向蒋介石投降(蒋介石实力远不如张学良,非常需要桂系加盟,因此蒋介石开出的条件非常高,同时,由于张学良没打算在国内继续扩张,所以没有拉拢桂系)。

汪精卫在南宁国民政府垮台后,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参加副总统竞选,结果跟林森、居正、孙科等人一起败给张作相,随后也没有重新进入国民党,而是索性另起炉灶,与张澜的“民主同盟(民盟)”进行合并,形成第二大党、第一大在野党。汪精卫、张澜随后非常热烈地邀请张学良以及北华骨干成员加入民盟。因为傻子都知道,一旦北华加入民盟,民盟实力就远超过国民党。但张学良对这种政党政治的事完全就不感兴趣,他对来征询他意见的张作相、阎锡山、顾维钧等人说道:“你们爱加入哪个党哪个派就尽管加入去吧!我才懒得管你们呢!”

顾维钧等人认为“北华是北洋的正统嫡系余脉”,本来就不是国民党那边的,南北眼下虽然殊途同归,但北华也没必要投靠国民党,完全可以自己单干,因此顾维钧等人后来成立了新党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