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节登陆东京(1)(第4 / 4页)
于悦微笑着望向重光葵:“重光首相,希望这次能够顺利啊!别再像昨天那样又出什么意外,否则,本州岛境内又要长出一颗大蘑菇了。”
重光葵等人浑身一哆嗦,险些跌倒。张学良的心狠手辣以及说一不二的铁腕手段已经让这些日本人都从灵魂深处感到了战栗。
“绝对不会了!绝对不会了!”雍仁脸色发青地连连说道。
“希望如此吧!”于悦看了看机场周围围堵得水泄不通的日本人,无一例外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是来欢迎诸位的。”重光葵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是你们组织的?”于悦有些好奇。
“不是!不是!”重光葵摇头,“是他们自发的。我们是不可能组织这样的欢迎人潮的,因为这样极容易被一小撮顽固分子进行掩护并展开袭击。”
“哦?”于悦更加好奇了,他笑道,“原来日本人民是朝思暮想盼着我们来啊!”
重光葵低下头,小声说道:“贵方轰炸机在天亮前投下的传单里声称‘服从的人可以得到食物和安全,配合的人会得到奖励’,因此,他们都是希望能来获得食物、安全、奖励。”
于悦点了点头,他心里已经大致上猜到了:“放心,我们言而有信。反抗者,死路一条!服从者,一律优待。”他拿起无线电对讲机,“所有直升机,可以降落了。”
在天空中盘旋着的直升机群开始络绎不绝地降落在厚木机场上,突击队员们源源不断地走出直升机。这是直升机的巨大优点,不需要跑道,只需要一个开阔地就能起飞降落,哪怕只是厚木机场这千疮百孔的地面。于悦看了看到处是残垣断壁、废墟瓦砾的机场,又看了看机场边的无数日本人,脑中灵机一动:“重光首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呢!在呢!请您吩咐!”重光葵急忙跟过来。
“你派人告诉外面那些日本平民,我们需要修复机场,第一步是要把机场上的石头瓦砾什么的都清理掉,把野草什么的也要拔掉。”于悦吩咐道,“所以我们打算雇佣外面那些人做这事,报酬嘛...一人三块面包,干活前发一块,干完活再发两块,但是只招募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人。”
于悦这么做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若有这么多日本人充当劳动力,修复机场的工作自然会大大加快,北华军就不需要费时费力地运输太多的工兵和施工设备了。
“好!好!好!”重光葵连连答应,随后把于悦的话转告给身边随从,随从们急忙分头跑向机场外的饥民,宣布了北华军招募劳工的通知。霎那间,对面包已经两眼发红的饥民们以争先恐后之势蜂拥着报名,几乎挤垮了临时报名点,每个报名点前都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队伍不但长,而且很“粗”,因为所有人都在争抢着往前挤,基本没人排队,秩序彻底失控,负责维持秩序的日本军警们、宪兵们完全弹压不住。决堤洪水般的人群眨眼间就淹没了临时设立的十几个报名点,人群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现场彻底陷入骚动混乱,有几个报名点直接被冲垮,日方工作人员吓得抱头鼠窜。
于悦对身边士兵们示意了一下,士兵们走上前,直接开火射击,击毙了十几个过于放肆、直接撕扯前面人的头发就往前挤的家伙,继而对空扫射警告,同时用从翻译军官那里学来的日语单词厉声高吼道:“行列(日语,排队)!”
混乱不堪的人群在眨眼间就迅速恢复成整齐的队伍,逐个逐个、有条不紊地进行报名。
于悦看着这一幕,不由得想起了鲁迅曾在某篇文章里写的故事:中国人以前是不排队的,因为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排队的意识和文明的概念。那么,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学会排队的呢?在列强入侵后。列强的租界里,中国人还像以前那样一窝蜂而上,外国警察们就在旁边直接用鞭子狠狠抽打不排队或插队的中国人,靠着这个粗暴但非常有效的办法,租界里的中国人很快就跟外国人一样学会了排队。因此,鲁迅认为,想让中国人接受现代化先进文明,不能靠讲道理,因为那根本是对牛弹琴,甚至只会得到麻木无谓的眼神或自以为是的嘲笑,最好的办法是用鞭子打。鲁迅十分推崇日本人的民族特性,其中一个就是“纪律严明、自觉性强”。
目睹眼下的场面,于悦觉得鲁迅不太对,古人有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过得穷困潦倒,鬼还讲究什么文明秩序,吃饱喝足了,才能有闲心讲究文明秩序。中国人以前之所以不排队,因为“仓禀不实、衣食不足”,并非民族劣根性,日本人以前确实“纪律严明、自觉性强”,可现在,他们吃不饱饭了,为了一口吃的,照样把什么纪律啊自觉性啊都扔到九霄云外了。什么民族劣根性都是扯淡,制度和生活水平才是根本。
小半天的功夫里,超过五万日本人开始在在机场上搬石头、除草、清理垃圾,并且还有更多的日本人想要报名参加。因此没费多长时间,原本荒草萋萋、残垣破败的厚木机场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垃圾杂草都被清理一空,随后抵达的北华军工兵们剩下的工作就只是把跑道上的水泥裂缝填上速凝砼和工业粘黏剂,原本报废的厚木机场很快就能投入使用,时间大大低于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