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 第827节天堂无路(1)

第827节天堂无路(1)(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于学忠回答道:“他说没有条件,他只是把裕仁以天皇身份签署的投降书带来了。”

看到于学忠的回复电报,张学良笑了,舒心地笑了,因为日本人终于来投降了,并且是真真正正的无条件投降。一切的一切,终于尘埃落定了。

“结束了,真的要结束了。”张学良长长舒了一口气。太平洋战争是在二月正式结束的,现在都六月份了,这场彻底终结日本的战后之战一共持续了四个多月,此时也要真的结束了。

“我做到了,我成功了...”张学良喃喃自语,沉浸在一种特殊的奇异感受里。

“你当然会做到。”在办公室内“协助”张学良处理公务的张爱玲看张学良这副“犹如差等生在悬梁刺股、废寝忘食的努力后终于考到优异成绩但在观看成绩单时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成就的小家子气样子”,不由嫣然一笑,“你本来就会做到嘛!咱们这么强大,像苏联、美国这么强大的敌人都能被我们打败,更何况只是蕞尔小邦、弹丸小国的日本呢!”

“不...”张学良笑着摇了摇头,“你不理解。”他意味深长。像张爱玲这样“属于这个时空的人”当然不理解张学良在真正征服日本后产生的因为太极度反而会感到有些不真实的狂喜。由于张学良在日本国力还没有进入巅峰阶段时就将其打得半身不遂,因此日本在这个时空内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太大的灾难,但在原先那个时空内,日本给中国带来了堪称是千年浩劫的空前灾难,因此这个时空的中国人不怎么太把日本当回事,甚至还产生了同情日本人的思想风潮,眼下的中国人基本没把日本当成一个可怕的、头号的、强大的敌人,只有苏联和美国才让中国人感到紧张,至于日本,则被中国人当成了“二三流的敌人”,而张学良则刻骨铭心地知道日本这个国家在彻底形成气候后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惨重人员死伤和巨大财富损失:十四年较量、八年血战,中国人死伤3500多万,其中军队死伤360多万人,平民有900万人死于战火,800万人死于战乱带来的其他灾难,9500万平民成为难民,全国共有1500多个县市、6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被日寇铁蹄践踏,财富损失高达6000多亿美元,相当于同期美国三年GDP总和。死伤何等惨重!损失何其巨大!日本这个敌人实在太凶恶、太狠毒、太危险了!张学良又怎么能忘记这些?眼下,他终于把这个原本会给中国带来无尽灾难的毒瘤巨患给提前铲除了!如果说日本是中国的毒瘤,那么,在原先那个时空里,毒瘤彻底恶化,中国人彻底体会到这个毒瘤的可怕,而在现在这个时空里,张学良在毒瘤还没有长成形时就将其铲除,中国人自然不会真正体会到这个毒瘤的可怕。医生自然比病人更清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学良在心里对“两个历史”进行了反复比较。原先那个时空里,日本在战争期间累计死亡约30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现在这个时空里,日本累计死亡人数虽然目前还无法进行具体、详细、精确的统计,但北华军高层估计“肯定超过五百万,甚至可能达到一千万,并且受伤人数起码是死亡人数三倍”;原先那个时空里,日本在战后仍然保留天皇制和国家主权,本土基本没有什么损失,甚至还继续霸占琉球群岛;现在这个时空里,日本国会彻底不复存在,日本天皇制会被彻底废止;原先那个时空里,日本在战后虽然一穷二白,但因为美国为了进行朝鲜战争以及在远东遏制中国和苏俄,因此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植,加上日本人自身也奋发图强,结果日本用了几十年时间就再度崛起,尽管一直被美国严格控制着,但在国际上却俨然已经重新成为一个政治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强国,甚至在军事上也能被称为强国大国;现在这个时空里,日本在战后会被中国彻底吞并,从此变成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或德国)绝无可能、绝无办法援助或扶植已经成为中国一部分且已经不存在了的日本。

原先那个时空里,五十年后,日本已经东山再起;

现在这个时空里,五十年后,日本将会烟消云散。

张学良确定自己没有再给日本人任何死灰复燃或卷土重来的机会。苏俄和日本,是中华民族的两大死敌世仇,也是两个卧榻巨患,现在,张学良终于把它们都连根拔起并斩草除根。

“终于可以真正地展开庆祝了!”张学良露出一个登山者在历经艰难险阻后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的成功者的笑容。“我的多灾多难、命运坎坷的祖国啊,真的不容易啊!你现在终于可以真正地长治久安了!”张学良想到这里,忍不住有些热泪盈眶,他信步走到窗户边,外面的无限苍穹一片月朗星稀、银汉璀璨,想必明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云淡风轻的好天气。

把铃木从东京接到沈阳,肯定是空军的事。空军通讯室主任黄秉衡把铃木的日程安排表以及空军的接洽计划书连夜送到张学良面前。张学良看完后签字:“好的,就交给空军了。”

黄秉衡立正:“是!”他接回文件后敬礼并推门而出。

“潘先生、马先生,我们继续。”张学良微笑着望向办公室里的两位著名学者,一位是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优生学家潘光旦,另一位是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两人今晚来面见张学良是因为要递交一份非常重要的政府草案。两人到来后“坏了张学良的好事”,害得张学良不得不把正在自己怀里“协助”自己办公的张爱玲给请了起来。

“汉帅,您觉得这份草案怎么样?”马寅初有点小心翼翼地问道。

“很好。”张学良神色认真地点头,“计划生育,虽然有些超前,但我表示赞同。”

受到张学良的认可和鼓舞,马寅初和潘光旦顿时都喜出望外。马寅初情绪高昂地道:“汉帅,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接下来,咱们国家的重点就是发展经济、建设民生,而控制人口、优生优育的计划生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虽然现在可能有些超前,但必须未雨绸缪。汉帅,优胜劣汰、物竞天择,不只是进化论的中心思想,也是人口优生学的根本基础。人类是地球生物的一种,也同样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逐步进化成现代人种的。汉帅,我们国家在去年(1945年)的总人口是5.22亿,位列世界第一,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基数,更加要注意和重视的是,人类现在的繁殖生育能力和速度都要远超过以前了,可以说是呈几何倍数、爆炸式地在增长!在过去,因为战争、饥荒、大规模疾病瘟疫、医学水平低下等原因,人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婴儿存活率也很低,但这些问题现在都不存在了,这场世界大战结束后,汉帅您也说过,新的大规模战争,无论是外战还是内战,都不太可能爆发,人类就少了一个重要的人口大幅度降低因素,同时,饥荒和大规模瘟疫也基本不会再发生了,时至今日,吃饭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医学水平的突飞猛进使得婴儿死亡率死亡率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疾病在医学上被攻克,成人死亡率也同样在不断降低。死亡率低了,存活率高了,此消彼长,人口增加速度就会越来越快,就像数学上的指数,翻倍增加,继而严重影响到国家长远发展。”

潘光旦取出一叠资料:“汉帅,您看,根据我们的详细统计和分析,十年前,我国婴儿死亡率高达20%,现在则锐减至4%(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婴儿死亡率约为1%);十年前,我国人口增长率是0.8%,而现在则猛增至2.3%(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增长率约为0.5%);十年前,我国人均寿命38岁,而现在则提升至55岁。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汉帅您肯定是非常清楚的。”

张学良点头:“人口以增长幅度具有加速度的速度在激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寅初接着道:“汉帅,咱们国家现在的领土面积是非常辽阔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繁衍生育。原本土地区的耕地面积约20亿亩,只占原本土总面积的10%,北亚虽然辽阔无垠、资源丰富,但北亚绝大部分地区都天寒地冻、环境恶劣,并不适合人大规模定居;澳洲虽然也非常辽阔,但七成地区都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也不适合人大规模定居,只有东南亚和南非较为理想,可总体而言,我国人口无节制繁衍生育势必会引起社会资源的紧张。因此,我们的建议是,鼓励二胎三胎,杜绝一胎四胎。汉帅,我国过去从未进行过计划生育,那是合理的,毕竟要打仗、闹饥荒、医学水平不高,但现在,不进行计划生育确实有些不妥。”

张学良笑了,这个“鼓励二胎三胎,杜绝一胎四胎”要比原先历史上“打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出来”要人性多了,也合理多了,中国现在领土极其辽阔,按照中国现在的条件,估计能让十亿人口都过上舒适生活,但若超过十亿,虽然能养得活,但生活水平肯定会下降。张学良对马寅初和潘光旦说道:“你们的构想是正确的,我也是赞同的,不过,我认为我国现在的人口问题还不大,人口压力也不高,并且老百姓从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子孙满堂的传统思想转变为计划生育思想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是,用几年时间来缓冲,现在是1946年,我们现在只进行宣传和科普,再在三四年后的1950年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法。怎么样?你们认为呢?”

马寅初和潘光旦都连连点头:“汉帅考虑周到,这样确实是最好的。”潘光旦说道:“汉帅,人口这东西其实跟其他东西一样,也有质量、数量两大方面的,我们在控制人口数量时,更加重要的是提高人口质量,加强教育和文化普及,让我国国民拥有高素质。可以设想一下,一种情况是我国人口达十五亿,但整体素质很低,一种情况是我国人口仅五亿,但整体素质很高。毋庸置疑,后者才是我国整体进步的健康途径。少生固然很重要,但优生却更加重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