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 第820节最后一击(2)

第820节最后一击(2)(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为了不打草惊蛇以及引蛇出洞,北华空军在正式投掷原子弹前十天时开始,大幅度降低对被列为目标的七个盆地的空袭轰炸,同时加强对周边其他地区的轰炸,从而引诱日本人汇聚向那七个盆地。

北华军共有8颗原子弹,5颗北华制造的每颗爆炸当量都超过五万吨,3颗美国制造的每颗爆炸当量在两万吨以下。根据张学良的命令,北华军保留1颗美国制造的原子弹用于核战略震慑,其余7颗(5颗五万吨级、2颗两万吨级)用于对日本的核打击。这七颗原子弹的代号分别是:

甲午、马关、台湾、旅顺、济南、731、南京。

这七个代号都是张学良亲自取的,获悉后的北华军高层们既引以为然也有些不解。甲午、马关、台湾、旅顺、济南,这五个代号的寓意是非常清楚的,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旅顺大屠杀、济南惨案,至于后两个“731”和“南京”,则让高层们感到一头雾水。高层们当然不知道“731”这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数字是历史上侵华日军一支魔鬼部队的代号,共有3000多名中国人被这支魔鬼部队用于活体实验而惨死,而这支魔鬼部队的“科研成果”又被侵华日军用于在中国战场上实施大规模细菌战,直接和间接被残害的中国人不计其数。张学良对其恨之入骨,因此第二次辽日战争结束后,他特地命令情报部门找到731部队首脑石井四郎以及大批731部队成员,将其统统扒皮抽筋并挫骨扬灰。

至于“南京”,张学良当然是为了祭奠历史上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残害的三十万同胞,但这个代号却是此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因此在张学良不经意间产生了很多微妙的意义。陆军总司令杨宇霆暗地里很兴奋地说:“汉帅把第七颗原子弹代号为南京,明显就是恐吓蒋介石,向国民政府炫耀我们的强大力量,以此震慑国民党高层,看来,汉帅确实心怀天下,在这场对日战争结束后就要展开统一中国的行动了。太好了!蒋介石的位置早就该是汉帅去坐了!”

很多北华军高层都认为张学良把第七颗原子弹命名为“南京”意在间接向南京政府施压,为此,南京方面确实心惊肉跳、手忙脚乱,蒋介石急忙派出多批特使来面见张学良,张学良也只能苦笑。

6月10日晚上,北华空军设立在釜山的特别作战总指挥部接到了张学良的命令: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北方边防军空军总司令冯庸一级上将、副总司令黄光锐二级上将:

一、空军第21战略轰炸机联队于公元1946年6月10日18时至24时之间,在气候条件允许目击轰炸的条件下,对本州岛境内甲府甲斐地区、高崎前桥地区、佐久地区、须坂地区、南鱼沼地区分别投掷下第一枚“甲午”、第二枚“马关”、第三枚“台湾”、第四枚“旅顺”、第五枚“济南”的原子弹,同时负责协助总司令部、美国、德国三方特遣军事人员和非军事人员的科研人员进行跟踪观察以及记录原子弹在实战中爆炸的战术效果和学术数据;

二、空军总司令部和第21战略轰炸机联队准备就绪后,即运去攻击上述目标的原子弹,关于对本州岛其它地区是否再次使用原子弹的行动,请另候命令;

三、一切有关对本州岛使用原子弹的情报、消息等信息都由北方边防军总司令张学良本人掌握。未经过事先特别批准,空军方面不得就这次攻击任务向外界透露任何信息。任何关于原子弹的对外新闻报道都必须事先送至农业调查统计局和工业调查统计局做特别检查;

四、北方边防军总司令部和北方边防军空军关于对本州岛使用原子弹的联系接洽等问题由空军总司令冯庸上将、总参谋长徐永昌上将、农业调查统计局局长舒国生少将共同负责。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北方边防军陆海空军总司令、陆军特级上将张学良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六月十日十六时四十分于沈阳(落款、签名、印章)

公元纪一九四六年六月十日十六时四十分于沈阳(落款、签名、印章)

签署这份命令后,张学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然后走到办公室窗户前,眺望着外面的无限苍穹,忍不住放声道:“丢他娘的!十八年了!这一刻终于来了!还真他妈的不容易啊!”

拿到这份命令后,釜山特别作战总指挥部内的冯庸、黄光锐、徐永昌等将领们互相看着彼此,都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空前的激动和极度的心悸。

“一下子就五颗,汉帅真是大手笔啊!”黄光锐用微微发抖的手点起一根烟。

“开始吧!”徐永昌轻轻地对冯庸点了点头。

冯庸也点了点头,用同样微微发抖的手拿起加密电话:“开始。”

夜幕降临后,韩国东南部的釜山、蔚山、浦项、庆州、昌原的五座北华军大型机场上,五波机群同时呼啸腾空,携带着五颗蕴含着惊天动地力量的炸弹,飞向本州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