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节圣山之战(1)(第2 / 3页)
“什么?”正在办公的栗林中将吃了一惊,急忙跟着市丸少将一起通过错综复杂的交通地道从一个地表暗堡里钻出来。
举起望远镜后,栗林中将看到正在漫山遍野烈火黑烟中战栗着的伊豆岳的山体上出现了数十个坑坑洼洼的爆炸洞穴,这明显不是常规航空炸弹或炮弹炸出来的,因为常规炸弹炮弹炸出的弹坑都是碗状的,而这种新的弹坑却是喇叭口状的,弹坑本身倒不是很大,但非常深。
“独立第314步兵大队所在地区被三颗这种新式炸弹命中,全大队基本...都玉碎了。”
“这种新式炸弹有什么特点吗?”栗林中将心头掠过一丝阴霾。
“根据幸存士兵的报告,炸弹落下来后没有在地表爆炸,而是钻入地底下再爆炸的...”
“钻地炸弹?”栗林中将有些不安。
“看来,钻地炸弹要比云爆弹更有效啊!”前敌指挥部里,展书堂原本压抑的心情得到了稍许放松,看到一窝的日本兵被钻地炸弹活生生炸死在地底下,这让他狠狠地称心如意了。
日军的坑道战术让北华军大为头痛,而北华军在战场上也不是没用过这个战术,比如新西兰战役。在新西兰战役中,盟军动用了一种新式的、能钻透七八米厚的混凝土的重磅炸弹,即美军的T-10钻地炸弹,是在英军的“高脚杯”和“大满贯”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战役中,新西兰的北华军缴获了一枚落地后没有爆炸的T-10,随后用潜艇运回国内,拥有世界一流军工科学家的北华军兵工厂吃透T-01技术后仿制出北华军的钻地炸弹,重十吨的“穿山龙”。富士山战场上,北华军第一次动用钻地炸弹来攻击日军,并且效果很好。日军的暗堡大多在地表以下十米内,土层厚度足以扛得住常规炸弹,但能够穿透七米混凝土的“穿山龙”落下后能钻入十几米土层内再爆炸开。常规炸弹落到地面上是炸飞一大片地皮,“穿山龙”落下后则是炸翻一大片地层,爆炸后的山体硬生生地凹下去一个大缺口,远望去就好像一个巨人用一把篮球场大的铁锹铲翻了一大块土层。以落弹点为球心,几十米球半径内的日军尽皆被炸得粉身碎骨,而几百米球半径内的日军则被强大的冲击波震得五脏破裂、七窍流血而惨死。
“过瘾!真他妈的过瘾!”看到三三两两原本藏在山体土层地底下的日军被爆炸气浪“挖”出来并免费表演空中飞人,官兵们都深感解恨。
“可惜,少了点。”展书堂看得意犹未尽。穿山龙实在太大太重了,只有飞熊才能携带,并且一架飞熊只能携带一颗穿山龙,因此穿山龙杀伤力和破坏力虽然巨大,但数量毕竟不足,无法形成密集性杀伤。
参谋军官们议论纷纷:
“可惜!山上的树都被我们以前扔的燃烧弹给烧光了!否则现在我们在山脚下点一把火,就能把躲在山体里的小鬼子都烤成‘叫花鸡’!”说这话的军官看着光秃秃得几乎寸草不生的山体,忍不住连声叹可惜。
“小鬼子才没有那么傻呢!山上的树木就是还有,也被他们砍光了!”
“砍掉山上的树,既可以防止我们火攻,也能用来修建他们的坑道暗堡,一举两得。”
“啧啧!这个富士山不是活火山么?怎么不来个大爆发呢?喷出个几万吨的岩浆,烧死躲在山体里的小鬼子,我们也省事了!”
“哈哈!这个办法不错!要不,我们让空军都把钻地炸弹扔到富士山的火山口里?”
“进攻吧!”站在展书堂身边的萧浩然挥了挥手,随后转身离开。
展书堂举起手枪:“全体进攻!”
战略轰炸机群开始犹如候鸟群般返航,俯冲轰炸机和中轻型轰炸机开始飞来参战,山脚下的森林里陡然间群鸟腾飞,一波波武装直升机腾空而起,炮群则开始延伸射击,不再轰击山脚下,而是轰击山腰和山顶。
“杀!”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几乎盖过了机群轰鸣声和炮击爆炸声,再度进攻的北华军犹如倒流的山洪,从山脚下又一次地涌了上去。俄军打头,北华军紧随其后,韩军落在最后面。冲锋的官兵们刚刚爬上山坡,立刻深一脚浅一脚,地表土层都被炸弹炮弹炸成了齑粉,一脚踩上去能陷入小腿,热气腾腾的泥土混合着泥土一样的碎肉,很多焦黑地面还呈现出暗红色,这是上万俄军的粉碎尸骸。每一次攻击被中止后,北华军都在山脚、半山腰间留下大批尸体,绝大多数是俄军的,占很少数比例的北华军遗体都被一个不剩地运下山,而被遗弃在原地的俄军尸体甚至包括很多还没有死的伤兵,结局都是被下一场进攻前的北华军的炸弹炮弹炸得挫骨扬灰。收尸的韩军不敢懈怠地把北华军遗体都收走,因为北华军是给韩军相对应奖励的,至于俄军的尸体,韩军理都不理,只是把尸体边没有损坏的武器给带走以防被日军缴获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