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节横扫千军(2)(第2 / 3页)
随着张学铭的呼唤声,陆军第130空中突击师师长杨鹏大步流星进来,向傅作义等将领敬礼,他穿着陆军航空兵制服。杨鹏一早是空军第33航空兵联队(直升机联队)联队长,本州岛战役爆发前成为陆军第130空中突击师师长,现在却担任北方军总司令部直属陆航团团长,实际上,他是被“排挤”出了陆军地面部队,毕竟他是空军“掺进”陆军里的“沙子”。
陈长捷看着杨鹏:“杨团长,你带来多少架直升机?”
“二十八架,都是最新式的蜂鸟丁改进型武装战斗直升机。这批直升机都安装着最新式的红外线热成像夜视仪,每架安装着四门六管30毫米反坦克火箭炮,并且机身也都被涂成了黑色,我们都管它叫‘黑鹰’。”杨鹏介绍道,“黑鹰武装直升机具有极强的夜战能力...”
陈长捷不耐烦地道:“三十六架坦克和二十八架直升机,就想去干美国佬两个装甲师?我觉得你们简直...怎么跟空军一样都把眼睛长头顶上(陈长捷忘了杨鹏其实暗地里仍然属于空军)?我知道直升机是坦克克星,但你们是不是以为美国佬没见过直升机?美国佬已经吃过我们直升机的苦头,他们防空装甲车上的高射机枪可以把我们的直升机给打下来的!坦克,我承认运输极为不方便,运来这么少也就算了,直升机就要另谈了吧?直升机又不需要机场,从王子港直接飞过来就是了!为什么不弄个几百架来?陆航部队什么时候跟空军一样小气了?”
杨鹏急忙解释道:“陈军座,你不了解,黑鹰是新式直升机,造价非常昂贵,二十八架已经达到财力极限了,每架造价高达200万美元,比虎乙改还贵一倍,如果搞几百架的话,陆航部队会直接破产的...”
“扯淡!”陈长捷怒道,“一架破直升机要二百万美元?金子做的?美国佬的B-29也不过是六十万美元一架!我说,你们看不到我们步兵弟兄打得有多惨,已经死了多少人了吗?在这个时候,空军暂时指望不上,陆军装甲兵部队行动不便,陆军航空兵部队居然也这么消极怠惰!难道就没人把步兵部队的人命当命了吗?”他十分悲愤,进入北美作战以来,他的部队死伤惨重,让他内心一直痛苦不已。
傅作义望向张学铭和杨鹏:“你们现在的力量,能重创美军装甲部队吗?我说的是‘重创’!不是打击!你们必须要一击必杀!因为如果你们在战场上亮个相却没有取得太大战果,盟军就会对你们提高警惕了,以后我们就很难捕捉到重创他们的机会了。眼下的机会,是成千上万步兵弟兄用人命换来的。我们的步兵在没有坦克开路、没有飞机掩护、没有重炮助阵的情况下不停地攻击盟军阵地,死伤巨大,而我们付出这么巨大的代价,就是为了麻痹盟军,让他们确信我们手里没有对他们造成威胁的装甲力量和陆航力量。你们懂吗?上万弟兄用人命鲜血换来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
张学铭和杨鹏对视一眼,凛然正色回答道:“没问题!我们会竭尽全力的!”
“即便不能打残美军装甲部队,你们也要打痛他们!”傅作义凝重地道,“我们的时间很不充裕,盟军不是在被动挨打,而是在全力出击,就在此时此刻,最前线阵地上的步兵弟兄就依靠着战壕坑道来抗拒盟军机群炮群坦克群的轮番冲击。我也很希望再给你们一两天时间,让你们准备充分,可是...我实在做不到,因为我们现在说话的每一秒钟都是用一个步兵的生命或鲜血换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学铭和杨鹏肃然立正:“总座放心!我们不会让步兵弟兄们鲜血白流的!”
傅作义站起身:“今晚8点,全面进攻!掩护装甲部队和陆航部队正式出击!”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全面进攻”将意味着成千上万北华军士兵要倒在盟军的机枪火力网以及坦克群炮群的冲击轰击火海中。张学铭和杨鹏是最清楚的。
6月21日,晚上8点。乌云满天,没有月光,看上去要降夏季的雷雨了。这对北华军而言是个好天气,盟军飞机是不可能出动了。在昨天晚上,盟军飞机无法大规模出动,但还是出动了数十架B-17和B-24,对着北华军纵深后方山区进行“抹黑轰炸”,使得大批已经撤退至山林地区,甩开盟军坦克群但还来不及进入坑道战壕里的北华军官兵被美军轰炸机群成片成片地炸死炸伤。这都让陈长捷等将领感到五内俱焚。
尽管伤亡惨重、损失巨大,但再次展开进攻的北华军官兵们仍然士气如虹、斗志昂扬。天空中的云层里滚动着一道道惊雷,地面上则同时响起北华军官兵们犹如惊雷般的喊杀声。
“杀!”黑色洪潮般的北华军官兵再度呼啸向盟军坚不可摧的防线。
“准备战斗!”盟军阵地上响起与其说是紧张还不如说是兴奋的叫喊声。很多盟军士兵是这样说的:
“啊哈!这帮黄皮猴子又来送死了!看来张学良确实是嫌中国人实在太多了!”
“伙计们,赶紧把弹药都搬来!越多越好!今晚我们又要大开杀戒了!”
“昨晚我的马克沁起码撂倒了一个连的北华佬,今晚看我创造出新的纪录!”
淅淅沥沥开始飘落下的雨点中,北华军官兵浪涛般涌向盟军防线,盟军防线上随即狂飙出比雨点更加密集的弹火,进攻中的北华军官兵一片又一片地陷入腥风血雨里。虽然北华军的步兵武器在精良程度上不亚于甚至超过盟军,但这样的战斗仍然可用“一边倒”来形容。进攻的北华军士兵们肯定不会像日军那样喊着口号直挺挺地一窝蜂涌上去,而是在为数不多的轻中型坦克的掩护下跳跃着、翻滚着、佝偻着、匍匐着前进,但盟军火力网近乎密不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