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节爱我同胞(2)(第2 / 3页)
“赶走中国人!”
“保卫我们的家园!夺回我们的土地和财富!”
“马岛万岁!独立万岁!自由万岁!”
人群呼喊声犹如滚雷海啸,情绪都陷入了狂热。
千士城郊区的一个军事基地,北华军驻马岛的第182步兵师的师部。
“马岛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副师长何立中蹙紧眉头,望向师长牛元峰。
牛元峰搓着手:“第一要妥善保护好我们的本国移民,第二...当地人正在愈演愈烈地反抗我们,这确实很棘手啊!当地人毕竟不是敌国人,名义上是我们本国人,但是...他们这样闹下去,必须要想个法子来控制啊!我们直接镇压肯定是不行的...”他感到非常拿不定主意。
何立中点头:“可继续姑息下去也不是办法。”
牛元峰原本是东北军辎重兵总监,属于东北军时期的骨干将领,但论起资历,还谈不上是元老。牛元峰能力平平,但做起事来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在东北战争时期的沈阳战役,本在后方的他就亲自上阵杀敌,还受了重伤。东北军进入北华军时期后,牛元峰这样的老派将领无外乎三条路,一是退役养老,二是跟上时代潮流,变成能打现代化战争的将领,三是被安排到后方或较为安全的新领土、海外领地、附属国里做个不算大的“封疆大吏”,牛元峰就这样被安排到了马岛。北华军在印度洋军区共有2个陆军师和2个海军陆战师,马岛是印度洋军区的重要领地且面积很大,但毕竟远距前线,所以全岛驻扎了第182师一个陆军师,全师三万官兵,化整为零地分散在马岛各地,主要是千士城、图纳港、交通线以及海岸线上。
师参谋长范驭洲打开一张马岛地区和一张千士城地图:“师座、副座,我们在马岛的本国移民虽然人数不是特别多,但真的要保护起来却颇为麻烦,根据统计,马岛境内的我国移民总人数约10.5万人,其中的8万人在千士城,另外2万人在图纳港,还有千余人分散在其他地区,但是,住在千士城和图纳港的我国移民并不都是住在城区里的,他们家家户户都是有私人产业的,工场、农场、牧场、渔场、种植园什么的,这些产业都位于城市的郊区,所以移民们住得是很分散的,比如在千士城,我们有8万多移民,但住在城区里的只有一半,其余一半都分散在郊区各个企业场所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牛元峰烦恼地道:“那就把他们都移到城区里,集中在一起,方便我们保护。”
范驭洲摇头:“师座,这样是行不通的。人不是说走就走的,移民们辛辛苦苦奋斗到现在,好不容易建立了那些企业产业,你让他们都放弃掉?一旦他们离开,那些企业产业立刻就会被本地人霸占、洗劫甚至破坏,造成的损失是我们军队赔还是政府赔?”
“要钱不要命!”牛元峰忿忿地道。
“师座,不是要钱不要命,是感情啊!移民们白手起家,好不容易有了事业,一下子都放弃掉,谁舍得啊?”范驭洲苦笑,“我统计过了,光是在千士城郊区,我们移民的私人产业就多达三百处以上,大大小小、零零散散,我们要是派兵去保护,部队化整为零,极为不方便,让移民们都放弃掉,也不讲人情。除了郊区,城区的保护工作也比较麻烦。千士城在三百年前就建立了,几度兴衰至今,城区规模不大,我们的移民们在原先城区周围建立了移民城区,为了照顾当地人,政府又在移民城区外面建立了供当地人居住的城区,这使得千士城就像一圈套一圈的三环面包,里面一圈住着当地人,中间一圈是我们的移民,外面一圈又是当地人。保护起来十分棘手,搞不好在城市里发生暴动什么的,更加难以收场。”
何立中感同身受:“最麻烦的是,面对暴动起来的当地人,我们开不开火?这是性质非常复杂的问题。”
牛元峰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调动两个团,化整为零下去,保护那些移民的产业,虽然这样一平均,每个工场农场什么的只有几十个人甚至十几个人,但好歹有点震慑作用的,另外,立刻把移民里的妇女和儿童都全部都从郊区转移到城区,必须重点保护女人和孩子。”
范驭洲看着牛元峰:“假如有暴徒袭击移民产业,士兵可以开枪吗?”
牛元峰迟疑着,没有回答。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千士城北郊,一处规模不大的剑麻种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