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 第668节鏖战大西洋(2)

第668节鏖战大西洋(2)(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英吉利海峡南岸边的法国沿海土地上,成千上万的法国人犹如被集体点穴了般一动不动地仰望着天空,怀着七分震撼三分庆幸的心情注视着天空中的壮观画面:浓云翻滚的天际间,无数道笔直的、互相平行的白线正在从容不迫地延展向远方的英国天空,看上去犹如一把长度极长、齿数极密的梳子在雪地上划开了一万道梳痕。这当然不是喷气飞机喷出的烟雾尾迹,而是数量极多的常规飞机在高速穿云破雾时拉出的云汽尾迹,随即,铺天盖地的轰鸣声继而犹如裹挟着闷雷的龙卷风般呼啸向地面,让地上的法国人被震得几乎都站立不住。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的又一轮超大规模的战略大轰炸正在展开,并且出动的飞机数量已经达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为其取名为“千机大轰炸”,但随后改名为“万机大轰炸”,实际上,戈林确实还真没有吹牛,德国空军出动的飞机确实达到万架之上,这种规模连北华空军对本州岛的战略大轰炸都要稍逊三分。自1942年3月3日法国投降后,德国空军便展开了对英国本土的大轰炸,截止到此时已经将近整整三年,这三年内,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累计进行了超过30万次的轰炸,出动轰炸机超过100万架次,出动战斗机超过200万架次,共计投弹180万吨以上,给英国本土带来了极其惨重的打击。实际上,由于英国本土非常靠近欧洲大陆,这使得德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可以把整个英国本土都纳入其打击范围内,伦敦、克罗伊登、伯明翰、利物浦、爱丁堡等几乎全部的英国中大型城市都没有逃避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另外,德国空军还累计向英国本土发射了超过4万枚V型飞弹,使得超过70座人口在十万规模以上的英国城市被夷为平地或被严重破坏,这些城市的总人口达到3000余万,占英国全国总人口近70%,英国平民累计死于空袭轰炸者超过100万人,伤者超过300万,无家可归者超过1000万。主持对英轰炸的是德国空军元帅胡戈施佩勒,这位身高近两米、体重达到一百公斤的德国最壮硕的将军因为给英国带来了无数的死伤损失,因此在德国国内都被称之为“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

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的“万机大轰炸”在前期还是遭到英国空军的顽强而有力的抵抗的,并且英国空军得到了美国陆军航空部队的全力支持,但英美联合航空兵力量只有招架之力,完全无法对德国本土以及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占领国进行轰炸反击,加上德国空军受到北华空军的启发,也高度重视起了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和使用,这使得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本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战争机器逐步陷入瘫痪,航空兵基地不断被德国空军的轰炸机群炸毁,而德国海军的无限制潜艇战更是让英国本土的处境雪上加霜,海上运输线濒临断绝,英国国内已是废墟遍地、民不聊生。这是一个双方力量此消彼长的关系,德军炸得越狠,英军反击力量就越弱,而英军反击力量越弱,德军炸得就更狠,对英国人而言,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实际上,虽然美国在竭尽全力帮助英国,但也难以让英国起死回生,因为美国还要在太平洋上对付同样强大的北华,北华在太平洋战场上消耗了美国大量的国力军力。从此时法国人看到的画面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德军机群铺天盖地而去,而从英国方向飞来迎击的英美机群的数量只有德军机群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英国佬又要倒霉了!这么多飞机都快把英国佬的那几个小岛给炸沉了!”

“是啊!不知道英国佬又要死多少人了!”

“幸好我们老早就投降了!不然我们就跟英国佬一个下场了!”

“其实投降也不算坏事,德国佬对我们还是很和气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继续过安生日子,不需要像英国佬那样整天提心吊胆地躲在战壕里过日子。”

看到这一幕的法国人摇头叹息、议论纷纷,他们既为德国空军无与伦比的超强实力而震撼不已,同时也为法国早就投降了而暗暗庆幸。

在北华的众多仆从国和德国的众多仆从国里,有两个国家的处境简直是惊人相似,那就是韩国和法国。这两国一老早就被主子给占领控制了,虽然有点没骨气,但确实也避免了韩国海峡对面的日本、法国海峡对面的英国那样的惨重灾难。韩国和法国在政治名义上都是“中立国”,实质上是被北华和德国控制的“保护国”,其实就是仆从国、附属国,看上去好像丧权辱国,但起码韩国人、法国人现在的日子是过得很舒服的,不需要参加那么惨烈的战争,也不需要像日本人、英国人那样苦苦死撑,并且主子因为需要它们的帮忙,所以还让它们国内经济一片红火。北华/德国向韩国/法国买粮食、买矿物资源、招募雇佣军劳动力、借用它们的工业设备来制造飞机大炮坦克军舰,肯定不能白抢,都是要给钱的,这就导致韩国和法国境内此时呈现出一片因为战争需求而带来的畸形繁华。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国人说的也对,只要侵略者(也就是未来的主子)不是太凶恶残暴,投降了也并非什么坏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德国空军确实是在下血本夺取制空权了。”辽宁号上,曾以鼎望着天空中这幕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高空中是飞机,低空中还是飞机,犹如蝗虫蜂群,高空中的德军战斗机在鹰群逐雀般地围剿着反击的英美飞机,掩护着轰炸机群对英伦三岛投弹,而低空中的德军战斗机则在密不透风地保护着北华海军的舰队以及在附近并肩前进的意大利海军舰队、德国海军地中海舰队。

“根据德国方面提供的资料。”毛钟才说道,“德国空军在最近半个月内对英伦三岛的轰炸力度比之前最高峰时期都足足翻了一倍多,并且戈林还把原本驻守在东欧、中欧、南欧等地的航空兵力量也抽调大半补充到了英吉利海峡前线。保守估计,德国空军现在对英国本土的攻击中动用了足足4万架以上飞机,轰炸机超过1.5万架,甚至,戈林还跟咱们的空军总司令冯庸暂时租借了一批数量超过5000架的战略轰炸机。”

“好大的架势!”军官们都无不咂舌。

袁方乔感慨道:“英国确实已经被德国耗得油尽灯枯了!德国有整个欧洲大陆,各种资源都是无穷无尽的,并且背后还有我们。德国的实力早已经今非昔比了!”

曾以鼎望向军官们:“你们说,如果你们是英国高层,是选择为了国家尊严而抵抗到底,还是选择为了保全人民而忍辱投降?”

这个含有深意的问题让军官们都陷入面面相觑中。

说话间,舰队已经抵达法国西部的泽西岛。

法国的地理形状很像个六边形,上面一边与低地三国和德国接壤,右上面一边与瑞士和意大利接壤,右下面一边是地中海,下面一边与西班牙接壤,左上面一边是英吉利海峡,左下面一边是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比斯开湾。此时,三方联合舰队抵达的便是法国左上面一边的一个“裂口”处,这个“裂口”的正式名字叫圣马洛湾,位于法国左上面领土的两个尖角半岛里,安全性很高,因为德国空军早在两个尖角半岛上驻扎了上千架飞机来保护圣马洛湾,港湾里有4个较大的岛屿和几个小岛,被统称为“海峡群岛”。这片群岛虽然毗邻法国本土,但长期以来是英国领土,法国投降后又被德军占领,继而成为德国的“新领土”,也就是说,这片位于英吉利海峡里的极其靠近法国陆地的岛屿是德国的正式领土。德军在这里修建了完善的海空军基地,很显然,这片群岛一方面是德国作为攻打英国本土的跳板,另一方面也是德国遏制监视法国的天然工具。群岛里,最大的是泽西岛,面积占群岛总面积一半多,其次是根西岛,其余岛屿都因为太小而无法成为舰队港口。此时,泽西岛和根西岛便是三国联合地中海舰队的“新家”,群岛对面就是英吉利海峡,只要向北开进130公里,便是英国本土。

德国人一早就准备好了。泽西岛和根西岛上虽然没有造船厂,但都拥有完善的船坞港口等设施,岛上也已经修好了足够几万人居住的营地以及数十个大型物资仓库,足以让联合舰队的上万官兵都住得舒舒服服的,另外岛上还有十多个航空兵机场,驻扎了几百架飞机贴身保护入驻的舰队。舰队在抵达基地后,官兵们纷纷怀着新鲜好奇的心情踏上这片欧洲的土地,领略着异国他乡的人文风光。德国人确实很贴心,炊事兵们不需要做饭,勤务兵们不需要洗衣服打扫卫生,因为岛上已经有好几千法国女仆在等着干这些活了。

“这些事还是交给勤务兵吧!”曾以鼎不大自然地看着正在自己住所里忙着打扫卫生的那十几个法国姑娘,随后对毛钟才、袁方乔吩咐道,“浩德,你在这里负责双边接洽等事务,宇南,你跟我去诺曼底。”(毛钟才字浩德,袁方乔字宇南)

两人领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