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节风云两大洋(1)(第3 / 4页)
张学良当然没说实话,除了他和舒国生以及情报机构的几个高层,没人知道这场瘟疫其实是张学良自己放的,包括徐永昌、杨宇霆、陈绍宽、冯庸这些高级将领。另外,张学良之所以本打算同意希特勒“先集中力量打英国,然后再打本州岛”的计划,并不是牺牲中国利益来取悦德国,而是因为北方军即将出动,这样,离开海军航母,北方军也可以截断美日运输线,相当于间接地支持了本州岛战役。
陈绍宽问道:“汉帅,我们要派多少航母去大西洋?”
张学良回答道:“我们有11艘航母,派太少是不行的,就派6艘去吧!过了一半数字了,这对希特勒就算是交代了,大家脸上都好看。虽然我们只剩5艘在太平洋,但在接下来的本州岛战事里,这5艘都呆在东北海(日本海),那里完全是我们空军掌握绝对制空权的区域,是安全的。”
陈绍宽苦涩地道:“只剩下5艘在太平洋,接下来根本无法分兵了,也就是说这5艘航母都要被牵制在东北海内,如果美军航母在其他地方对我们下手,我们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张学良道:“德国早点拿下英国本土,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美国唇亡齿寒之下就会更加认真地考虑与我们和谈停战,这也是我们解决原子弹危机的一个措施。当然,我们帮德国是全力的,但又不能真的是全力的。辽宁号是我们最大的航母,也是海军舰队总旗舰,派去撑撑场面,九州岛号和四国岛号是改造航母,派去充充数,另外再派三艘正规航母锦上添花,这就足够了。”
陈绍宽默然点头。
北华海军最后决定,辽宁号、江苏号、安徽号、福建号、九州岛号、四国岛号这六艘航母组建为第1航母舰队,前往大西洋参战;山东号、江西号、河南号、湖北号、龙贲号这五艘航母组建为第2航母舰队,参与本州岛战役。
召见完总参谋长和三军总长后,张学良接见了青岛飞机工程总工程师王助。王助是著名的航空专家,出身于北洋海军系统,曾担任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是航空领域的巨匠大师,此时的王助是北华海军研制飞机的航空科学总监,北华海军的流星舰载轰击机和彩云舰载预警机便是以他为首的北华航空科学家研制出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先生,有什么要向我报告的吗?”张学良和气地问道。对于这些科学大师,张学良素来是非常尊敬的。
王助很高兴地道:“汉帅,我是向您汇报一个重要的科学成果的。”
“哦?请讲。”
“我们第一架空中加油机的样机已经正式组装完毕了。”
“啊?空中加油机?”张学良又惊又喜又疑惑,他暗想,我们的科学家什么时候研制这东西了?他感到没印象。其实这也不怪张学良,张学良在科学上的事情素来是从善如流的,只要那些科学家张口要钱,他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搞的项目太多了,张学良自然也不记得了。
王助兴致勃勃地道:“其实空中加油技术在二十年前就出现了,方式比较简单,就是把运输机改造为空中油料运输机,然后再在上面装一条十几米长的软管,软管头部有一个可以快速开关的活门,在进行空中加油时,加油机放下软管从后上方慢慢接近向要被加油的飞机,被加油的飞机再由飞行员伸出手抓住软管并插入飞机油箱,然后就可以进行加油了。当然了,这种技术是很原始的,风险很大,再加上当时飞机航程很短,即便空中加油也增加不了多少,并且当时的运输机在运输量上也不高,所以这个技术就显得鸡肋了,因此也没什么人去关心。汉帅,当我们和美国开战后,虽然我们的军队占领了夏威夷,但夏威夷距离美国西海岸还有两千五百公里,一来一回就是五千多公里,这超出了我们绝大部分飞机的航程,轰炸机即便能顺利飞个一来一回,载弹量也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开始重点研究如何加大飞机的航程,随后我们又想起了这门空中加油技术,所以两个科研项目就同时展开了。在经过两年奋斗后,我们的空中加油机心在已经正式研制成功,采用了新型的飞桁式加油系统。”
张学良心花怒放:“如果有这么一架空中加油机跟一架轰炸机一起飞,进行一对一加油,那轰炸机的航程总共能增加多少?”
王助回答道:“大概能增加一倍吧!”
“真是太好了!”张学良大喜过望,“有了这种空中加油机,我们的战略轰炸机就能进行跨洋洲际大轰炸了!”
“不过...”王助给张学良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