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 第631节澳洲战场(1)

第631节澳洲战场(1)(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澳洲战场上的日军从一开始就是抱着孩子去当铺,自己当人别人不当人,原因无他,完全拥有日军支配权的北华军对待日军是不折不扣的后妈打孩子,名为闹着玩,实际却暗中下狠手。占领巴梅二岛以及达尔文后,在1944年一月底,日军共44个旅团在澳洲大陆登陆参战,北华军的“澳洲远征军”随后也全部登陆,远征军总指挥为王树常上将,副总指挥则是刘多荃中将,由于澳洲大陆地势平坦、荒原辽阔,因此北华军的澳洲远征军跟中东远征军一样,都是以装甲师和机械化师为主力的。彻底在澳洲大陆北部站稳脚跟后,辽日联军兵分两路,一路沿着澳洲北部海岸线一路向东,杀向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另一路则向西,沿着澳洲大陆西部海岸线杀向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地区,前一路是主力,日军13个军里有10个在其中,后一路是辅助,日军只有3个军参与战事,这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人口、工业区、农业区等精华有十之七八都在澳洲大陆的东部和东南部,只有一小部分在西南部(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珀斯就在西南部)。

在1944年上半年,澳洲战场上的盟军基本可以用节节败退来形容。由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动不动十几万或几十万平方公里都是无人区,并且澳洲北部本来就是澳大利亚最为荒凉的地方,只有七千人口的达尔文都能成为澳大利亚北部最重要的港口,因此澳洲北部的人口稀少就可想而知了。对于盟军来说,他们沿途因为没有城市和人口聚集地,所以无法靠城市战来进行抵抗,并且盟军的坦克不如北华军,制空权又抢不过北华军,制海权更是完全没有,所以盟军在放弃达尔文后,只能一路撤退,辽日联军则在后面不慌不忙地一路跟进。这一路荒无人烟的荒漠上,日军在最前面长驱直入、咬牙苦战,北华军兵分三部,一部跟在日军后面协同作战,一部护卫后方占领区和沿途的运输线,工兵部队在最后面一路走一路修建铁路机场。

三月初,辽日联军西路部队兵临珀斯城下。珀斯位于澳洲大陆最东南端,是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核心,这座城市也是仅次于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的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珀斯战役是非常典型的城市攻防战,在这场战役中,辽日联军里各怀鬼胎的北华军、日军以及盟军阵营里也颇有龃龉的美军、澳军的各自表现都非常鲜明。

攻城的联军包括北华军第150重装甲师、日军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军的9个旅团,总兵力十二万人,总指挥是第150师师长刘峰岭少将;守城的盟军是美军第五集团军,下辖美军第六军的1个装甲师、2个步兵师以及澳大利亚军的4个步兵师,总兵力八万余人,总指挥是美国陆军中将马克韦恩克拉克。按常理,八万军队坚守一座城市对抗十二万攻城敌军,守方的胜算还是很大的,即便无法击溃或重创攻城敌军,最起码守住城市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况且这座城市里的一百多万澳大利亚居民都是支持守城盟军的。但事实是,克拉克这个马歇尔上将的心腹爱将却打得非常糟糕。

珀斯战役中,北华军(或者说是辽日联军)是占据极大优势的,航空兵力量基本盖过盟军,地面炮兵和装甲兵也大大优于盟军,最大的优势则是海军。珀斯是沿海城市,并且城市非常“狭长”,城区南北最长处达到100多公里,而东西最宽处不过二三十公里,就像一条毛毛虫贴在海岸边,而珀斯面对的就是印度洋,北华海军印度洋舰队一直都闲得没事做,此战总算能舒展拳脚了。接到刘峰岭的请求后,印度洋舰队当然没二话,十几艘军舰昼夜不停地游弋在珀斯附近的海域内,想轰哪里就轰哪里,因为这座城市的陆地纵深不过二三十公里,完全在舰炮射程的覆盖内。

超过五百架B-17、飞熊、飞豹重型轰炸机在战斗机的保护下飞临珀斯上空,编队组成若干个空中攻击波次,在雷霆轰鸣中向地面俯冲投弹;而在城市郊区的北华军阵地上,上千门大炮和火箭炮一起怒绽烈焰,随即,上千辆坦克和装甲车在飞沙走石中排山倒海而上,而与此同时,十几艘飘扬着四芒星军旗的军舰也贴近陆地,各种口径的舰炮一起对着城市倾泻炮弹,雨点冰雹般的炸弹炮弹霎那间在城内引起一片又一片滔天火海,巨大的爆鸣声和爆炸声更是震天撼地。珀斯的居民们都被这惊天动地的战争景象给吓傻了,全城电闪雷鸣、天塌地陷,山崩地裂般的强烈震波让窗户玻璃哗啦啦被震得粉碎,高楼大厦犹如地震般剧烈颤抖,铺天盖地的硝烟更是让这座城市日月无光,一群群珀斯的城市象征黑天鹅在风起云涌的烟云中惊恐乱飞。

“赶紧上!赶紧上!”北华军军官不耐烦地催促着。

发动地面攻击的日军犹如滚滚的浑水般扑向城市,继而与守城盟军打开了锅。

前敌指挥部内,刘峰岭不慌不忙、气定神闲地举起望远镜,看了半天,他吩咐道:“命令机群、炮群、舰队,往战线纵深地区进行全力轰炸轰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副师长翟继赫有些疑惑:“战线纵深就是城区了,现在就轰炸轰击城区,早了吧?”

刘峰岭微微一笑:“不早。”

参谋长朱一灵仍然有些质疑:“我们往城区扔炸弹,必然导致大量平民死伤,不妥吧?”

刘峰岭胸有成竹:“没事的!要的就是他们死伤很多平民的效果。”

日军与盟军在城市外延战线上进行着殊死搏杀,而北华军的机群、炮群、舰炮却没怎么支援日军,只顾着往交战区域后方的珀斯城区内扔炸弹、轰炮弹,遭到攻击的城区立刻天翻地覆,成片成片的建筑物被炸毁炸塌,龙卷风般的灰土沙尘中,被炸死炸伤的珀斯居民不计其数。

次日上午,轰炸珀斯的北华军轰炸机往城内投下了大批传单,上面写道:

“珀斯的居民们!战争不应该殃及无辜平民,所以我们不忍心让你们死伤于战火。在今天下午,我们会重点攻击xx城区,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我们提前通知你们,并请该城区的居民立刻撤离当地,以免被战火误伤。”

传单纷纷扬扬地落地后,被点名的这个城区的居民立刻炸开了锅,惊恐万状的居民们急忙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地即将被炮火夷为平地的居住地。克拉克中将在看到传单后,急急忙忙调兵遣将:“快!快!北华军在下午会进攻xx城区,立刻把部队重点调入这个城区内展开防御!”

下午,北华军“言而有信”,立刻对上午在传单里点名了的那个城区展开重点进攻,机群炮群舰队一起全力投弹开火,无数炮弹炸弹从天而落,城区内黑云冲天。随后,数以万计的日军开始猛烈冲击这个城区,双方杀得天昏地暗。盟军虽然在制空权、制海权、装甲力量上都逊于北华军,但近战火力肯定大大超过日军,结果在盟军暴风骤雨般的火力网里,波浪般不断涌上去的日军成片成片被打成筛子,后续再冲锋的日军几乎是踏着同伙的尸体在前进。苦战了几个小时,日军几个旅团长纷纷叫苦连天地向刘峰岭寻求援助。

刘峰岭打开地图,对通讯军官吩咐道:“告诉机群、炮群、舰队,对这几个区域进行重点火力打击。”

朱一灵提醒道:“师座,这几个区域都还处于日军和盟军的拉锯中呢!”

刘峰岭笑道:“管他呢!”

雷霆万钧的炮弹炸弹随即劈头盖脑而落,大批盟军被炸得尸骨无存,同时这场火力风暴又不小心地捎带了一大片日军。这种战术在澳洲战场上已经不止一次了,每次都一个套路,北华军先是派日军去冲锋,趁着日军和盟军搅作一团时再来个无差别火力覆盖(当然,北华军也没有把事情做得太绝,火力覆盖区域大部分还是在盟军头上的,并不是直接不分青红皂白地又轰盟军又轰日军,被北华军炸死炸伤的日军都是跟盟军混战在一起的部队),取得的战果是非常明显的,被日军拉着陪葬的盟军成千上万。其实,这种战术就是北华军发明的,当初在东北战争期间,北华军很多被围困的小部队都怒吼着“为了胜利,向我部阵地进行火力覆盖”,从而跟围攻自己的日军同归于尽,另外在辽日战争和苏联战争期间,狗急跳墙的日军和苏军也多次采用过这种战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很自然,在以前,北华军让自家部队跟敌军同归于尽,肯定是心如刀绞的,但现在,让日军跟敌军同归于尽,北华军则干得甘之如饴。

盟军对这种堪称丧心病狂的自杀战术几乎是毫无对策,道理是现成的:日军猛攻某个阵地,盟军上去的人数若是太少了,就会挡不住,上去的人数若是太多了,就会遭到北华军无差别的火力覆盖,更加不划算。打了没两三天,盟军在珀斯郊区和外延城区的一些防线便接连被击溃。

又一批北华军的轰炸机出现在珀斯上空,再次投降传单,内容差不多,都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而不忍心伤害城内平民,所以提前通知攻击方向和攻击区域,提醒当地平民立刻撤退。次数多了,珀斯平民都习惯了,而克拉克中将也习惯了,他每次看完北华军的传单后,都根据北华军的提前通知而调兵遣将,改变军力部署,北华军提前通知打哪里,他就把主力部队事先调往哪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