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节反击之战(1)(第3 / 3页)
潜艇部队司令魏子浩非常肯定地道:“没问题!潜艇部队会竭尽全力运输物资给他们。”
陈绍宽最后征询了参会将领们的意见,基本都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特别是原先的“北上派”,这些将领们在北上方案被搁置后仍然有人还坚持主张趁机与美军舰队展开决战,此时看到原计划又有了转机,因此都非常赞同林靖海的新战术。因此,陈绍宽道:“既然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南太平洋还能硬撑下去,那么,我们确实可以开始认真地研究对阿拉斯加的进攻计划了。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美军在阿拉斯加驻有多少兵力和飞机。”
阿拉斯加是美国政府在1867年用720万美元从沙俄帝国手里购买来的土地,总面积约172万平方公里,但总人口却只有区区的二三十万,典型的地广人稀。实际上,阿拉斯加此时只是美国的“领地”,而不是正式的“领土”,虽然阿拉斯加居民一直渴望让阿拉斯加成为美国的第四十九个州,但美国国会一直对这块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的地方没什么兴趣。直到此时的太平洋战争期间,阿拉斯加才第一次受到美国政府和美国军方的高度重视,因为从美国西海岸到本州岛足有8000多公里,而从阿拉斯加到本州岛却只有3000多公里。阿拉斯加已经成了美国本土和日本本州岛之间最重要的航运中转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学良的办公室。
房间里,陈绍宽向张学良汇报着刚刚结束的海军高层会议,张学良认真地听着。
“林靖海分析得有道理。”张学良听完后微微点头,脸上却被阴霾笼罩着。
“我已经同意了林靖海提出的新方案。”陈绍宽也神色阴郁,“本州岛、南太平洋、美军航母舰队,这是我们海军必须要解决的三大难题。客观上讲,南太平洋的危险性最低,本州岛是最高的,因为它太靠近我们本土了。”
张学良叹口气,轻轻地道:“开战初,我跟你们说的那段话,你还记得吧?”
陈绍宽点点头:“记得。您要求我们,即便不能打赢战争,也要把战火燃烧在距离我们本土五千公里外的地方。”
张学良意味深长地道:“为什么呢?”
陈绍宽愧疚地道:“原子弹。”
张学良点了点头:“本州岛落入美军手里,危害程度其实比外界认为的要巨大得多!美军在我们家门口有了立足点,太可怕了!美军用本州岛作为基地,派轰炸机轰炸我们,其实这并不是最严重的事情,我最害怕的是,如果美国人在我们前面先研制出原子弹,用本州岛作基地,就能轻而易举地把原子弹扔到我们本土,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他重重地叹口气,五内俱焚。
这场战争,张学良最怕什么呢?就是原子弹,因为那东西根本就是不合常理的“外挂武器”。原子弹绝非常规武器,假如,北华军有一万门大炮,美军有一千门大炮,那北华军肯定是赢了,但是,假如,北华军有一百颗原子弹,美军有十颗原子弹,那北华军还能赢吗?想想便知道了。原子弹这东西根本就不需要看数字,互相扔原子弹,绝不是原子弹多的一方就能战胜原子弹少的那一方。本州岛丢了,对张学良而言,最可怕的地方不是美军可以在本州岛上驻扎重兵飞机,而是,美军从此有了向北华本土投掷原子弹的基础条件。
“把战火燃烧在距离我们本土五千公里外的地方。”陈绍宽看着张学良,“我们会做到的。”
“所以,必须要拿下本州岛!”张学良看着他,语气非常沉重,“决不能让美国人在我们的家门口拥有立足之地!美军必须要被我们一直压缩在南太平洋和东太平洋,决不能让他们推到西太平洋!这样,即便美国人比我们提前研制出原子弹,也没办法投向我们本土,只有这样,我们本土的几亿人民才能真正地获得安全保障。原子弹这个东西,第一,我们要全力让自己抢在美国人前面研制出来;第二,我们要确保美国人即便抢在我们前面研制出来,也无法轰炸我们本土,从而再加一道保险。明白了吗?”
“明白!”陈绍宽肃然立正。
北华海军虽然此时南下比北上更安全、更保险,但是,为了解决本州岛这个毒瘤以及巨大的潜在隐患,所以必须要北上。在北华海军的中基层官兵看来,第一目标是消灭美军航母舰队,第二目标是攻占本州岛,第三目标是挽救南太平洋;但实际上,在张学良等高层决策者的心里,第一目标其实是攻占本州岛,消灭美军航母舰队只是第二目标,并且消灭美军航母舰队也是为最终攻占本州岛而服务的。实际上,根据后来的解密资料,罗斯福总统之所以批准尼米兹的“宁可放弃夏威夷,也要夺取本州岛”的计划,也是因为考虑到原子弹的问题。罗斯福总统经过高瞻远瞩的分析,认为美军确实也很难把北华军从中太平洋(夏威夷)一步一步地打回西太平洋,必要之时,原子弹可能就是美国战胜北华的唯一手段,所以,美军提前获得向北华本土使用原子弹的基础条件(也就是获得本州岛),便是必然的举措了。因为美军如果拥有夏威夷而不拥有本州岛,那么原子弹无法从夏威夷航空兵基地扔到北华本土,反过来,舍弃夏威夷而获得本州岛却能做到这一点。
每个国家、每场战争,都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暗地里其实有着无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