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节风暴再起(2)(第1 / 3页)
沈阳,北华三军总司令部。
张学良和参会的三军高层将领们都正襟危坐,总参谋长徐永昌上将站在一幅巨大的亚太地图前,指点着地图上上百个错综复杂的军事标志,讲解着此时的亚太局势:“珊瑚海战役结束后,我军和盟军在西南太平洋已经进入战略对峙阶段,双方都在各自控制区内竭尽全力地巩固军事防御并争分夺秒地修建着军事基地。目前,我军已经在苏门答腊岛、婆罗洲、爪哇岛、巴厘岛、帝汶岛、新几内亚岛西部、关岛、所罗门群岛北部(拉包尔)诸岛等地修建了90多个军事基地,主要是航空兵基地,累计已有空军的5200多架飞机和海军的700多架飞机进驻以上基地,陆军也已经在印尼群岛境内进驻了超过10个师、30余万兵力;美军方面,美军则在澳大利亚北部、以莫港为核心的新几内亚岛东部、所罗门群岛中部和南部诸岛以及西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图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斐济群岛等地修建了数十个军事基地,主要也是航空兵基地,进驻当地的美军飞机已经超过2000架,并且还在增加中,盟军在大洋洲和西南太平洋的兵力已经有50万,澳军最多,30多万,美军其次,约15万,新西兰军约5万。可以说,敌我双方已经陷入僵局。”
“东南亚是我国本土的南大门和我们的资源产区,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张学良道。
“少帅放心!”冯庸神色倨傲,“海军虽然遭到挫败,但靠着我们空军和陆军,东南亚绝对是万无一失!即便没有陆军,空军仍然可以保证东南亚万无一失!”
“这一点,少帅确实无需担心。”徐永昌道,“虽然我们暂时性丧失了对大洋洲的进攻能力,但防守是绰绰有余的。靠着陆军和空军,东南亚地区确实是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张学良点点头。
徐永昌接着道:“目前在西南太平洋,我方空军是掌握优势的,制空权一大半都在我方手里,但由于我方不掌握制海权,所以无法在澳大利亚东北部登陆,如果选择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登陆,靠着空军的援助,也不是不可能,但攻占澳大利亚的困难程度会大大增加,因为登陆的陆军部队需要横穿2500多公里的澳洲大陆,因此,在海军没有恢复元气并夺回制海权之前,我们确实要暂时性地放弃对澳大利亚的进攻。但是反过来,盟军也对我们无可奈何,美军在珊瑚海战役后虽然已经掌握大半的制海权,但制空权是我方占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盟军不可能进攻东南亚。因此,敌我双方在西南太平洋已经陷入僵局。”
杨宇霆道:“海军失利后,既然我们暂时无法进攻大洋洲,因此,陆军方面的提议是,对中东和北非展开进攻。第一,夺取中东油库;第二,彻底断绝盟军与印度的联系;第三,协助德军攻占埃及,释放出被封锁在地中海里的意法海军。一旦意大利和法国海军通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进入印度洋,对我方海军力量也能有极大的弥补,从而改善我方在海上的颓势。”杨宇霆的这个提议自然是北华陆军的集体意愿,辽美开战后,海空军打得热火朝天,陆军反而无所事事,这自然使得陆军有些按捺不住,原以为海军在珊瑚海战役中获胜后,陆军就能去澳洲大陆大展拳脚,没想到海军却吃了败仗,自然而然,陆军一时半会就没法去澳洲大陆了。陆军想要去澳洲大陆,就要等海军下一批的6艘航母完工服役并打败美军的海上力量,这就要等到明年夏季,足足还有一年的时间,陆军自然等不住了,况且,说句丑话,“谁知道海军会不会在明年夏季又吃败仗呢?如果海军再次败仗,那我们岂不是还要再等一两年?”这是陆军高层们的真实想法。因此对于北华海军来说,去澳洲大陆太麻烦了,左等右等,等海军磨磨蹭蹭地造舰,还不如不等了,甩开海军直接去中东和北非,这一路上反正又不需要海军帮忙。
副总参谋长蒋百里道:“从全球性战略的角度出发,德军在北非的裹足不前,对我们也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既然陆军一时半会无法去澳洲大陆,去中东北非也未尝不可。我们帮助德国摆脱了僵局,对我们自身也大有裨益。况且,陆军一直没有参战,去中东北非也不是两线作战,我们是承受得起的。”
徐永昌表示同意。面对陆军的请求,总参谋部是同意的。
张学良沉吟了一下:“陆军要去中东和北非,就要把部队集结在西北地区,经过新疆、中亚、伊朗,这确实不会给海军增加负担,空军呢?空军能提供足够的援助吗?”
冯庸微微一笑:“绝对没有问题!”他对他的空军非常自信。
于学忠道:“我们在新疆、中亚、伊朗境内都已经修建了完善的铁路运输线,确实可以负担起几十万军队在中东北非作战,另外,我们在当地还能得到土耳其和德国的援助。”
张学良点点头:“既然总参谋部和空军都支持陆军,那就好好制定一个计划吧!”他暗想道,反正现在也没有其他仗可以打,海军要一年时间才能恢复元气,陆军无所事事,空军也是在东南亚前线起到防御作用,北华军没有被卷进大规模的战争中,参加中东和北非的战事确实是有能力的。如果海军在珊瑚海战役中获胜,那北华军现在就要大规模地向澳洲大陆进军,但可惜,海军输掉了。既然一年之内不能向澳洲大陆进军,那就只能改变战略方向,帮助德国倒是其次,拿下中东油库才是当务之急,这是奠定未来中国掌握世界资源命脉的根基利益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会议在大致上讨论了派遣陆空军精锐去中东北非作战的问题,综合而言,北华军去中东北非作战是游刃有余的,力量完全是足够的。目前,既然无法“南下”了,只能“西进”。研究了一个多小时后,张学良表示同意,要求总参谋部、陆军总司令部、空军总司令部联合制定出远征中东北非的作战计划。
敲定了这个问题后,徐永昌道:“少帅,我们在太平洋上还要打一场硬仗。”
“哦?”张学良惊讶地道,“哪里?”
徐永昌望向海军副总司令陈绍宽。陈绍宽一直没说话,毕竟“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在刚才的会议中,陆军和空军讨论得热火朝天,陈绍宽和海军将领们基本都保持沉默,此时看到会议主题再次转到了海军身上,陈绍宽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了指太平洋中部的“太平洋的心脏”。
“夏威夷?”张学良先是吃惊,随后又感到释然,毕竟这是在情理之中的。
“夏威夷在太平洋上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陈绍宽道,“夏威夷一直在我们手里,就好像我们有一把一直紧贴在美国人心脏部位的钢刀,让美国人寝食难安。美国人已经稳定了大洋洲和西南太平洋,那么,美国人的下一步十有八九是对夏威夷动手,毕竟美国人无法对东南亚展开攻击。”
“言之有理。”张学良十分赞同地点点头。
一场战争或一场战役怎么打,绝不是某一方高层决策者一时心血来潮说决定的,而是客观现实决定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通过珊瑚海战役的胜利,遏制了北华军对大洋洲和西南太平洋的扩张,稳住了这两个地方,美军在这两个地方也站住了脚,但美军此时根本没有能力以大洋洲为基地去进攻东南亚,掌握着东南亚的北华军和掌握着大洋洲的美军在西南太平洋陷入对峙僵持,美军的下一步,只能是夏威夷,这就是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以尼米兹为首的美军高层看到了这一点,而已陈绍宽、徐永昌为首的北华军高层也同时看到了这一点。在北华海军此时元气大伤并且美军好不容易掌握实力优势的时候,美军趁机对夏威夷展开反击,几乎是必然的。对于美军而言,只有夺回夏威夷,才能真正地掌握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才能把北华军从中太平洋压缩回西太平洋,才能真正地让美国本土高枕无忧,才能有条件从美国本土向大洋洲和西南太平洋更加便捷地输送兵员物资。因此,夺回夏威夷对美军来说是势在必行,也是刻不容缓。
陆军和空军紧锣密鼓地制定出兵中东北非的作战计划时,张学良则和徐永昌、陈绍宽等总参谋部、海军方面的将领们前往天津的海军总司令部,召开关于太平洋战争接下来动态的会议。
“美国人反扑夏威夷的可能性非常大。”陈策道,“美国人知道我们下一批的6艘航母正在建造中,他们不会等着我们恢复力量的,肯定会趁着他们的胜利带来的士气高昂和实力优势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断然下手,夺回夏威夷。我们现在的重点是三个,美国人什么时候会下手?美国人会投入多少军力下手?以及,我们该怎么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