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 第439节横扫马来亚

第439节横扫马来亚(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进攻马来亚和新加坡是北华海军的任务,但靠舰炮轰击和舰载机轰炸肯定无法占领这片土地。陈绍宽本打算使用海军陆战队,但陆军方面提议,无需再从本土运输几万部队过去,因为跟马来亚接壤的泰国境内就有北华军的驻军。

泰国被北华控制后,泰国境内的北华军共2个师,一个是海军第201陆战师,一个是陆军第188步兵师,总兵力6万余。泰国王室重新掌权后,解散了原先的泰军,请求北华帮助泰国重建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对于泰国这种主动投怀送抱的行为,北华乐得帮忙。在北华的帮助下,泰国陆军新建11个师,1个王室近卫师、10个陆军野战师,每个师1.2万兵力,王室近卫师是全套北华军装备,陆军野战师是全套苏军装备(北华军在苏联战争里缴获了天文数字的苏军装备)。值得一提的是,泰军11个师的官兵成分很有特殊意味,近卫师都是纯血统的泰国人,对国王和王室忠心耿耿,完全听命于国王和王室,不属于泰国国防军,不听命于泰国陆军总司令部和泰国三军统帅部,而泰军那10个野战师里,第4师至第10师里有约一半的官兵都是泰国华侨或华泰混血,第1、第2、第3师则完全是泰国华侨组成,并且这三个师全套北华军的德式装备。很显然,这是北华特地安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泰国军队。对于那七个师,北华是半控制,对于第1、第2、第3师,北华是完全控制。这样,泰国境内的北华军看上去并不多,从而不会在心理上引起泰国王室、泰国政府、泰国军方、泰国民众的反感,而英国人和法国人也就没有理由指责“北华军打算把泰国建设成殖民地和军事基地”,省去了政治上的话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驻泰北华军总指挥和泰国军队的“总顾问”是喻超白少将,副总指挥则是张灵甫少将,这两位青年将领都在中亚战役中战功赫赫。特别是喻超白,被称为“北华军山地步兵师之父”、“北华军沙漠步兵师之父”,这两个头衔虽然对于只有三十五岁的喻超白来说似乎有点滑稽,但却是当之无愧的。喻超白在讲武堂里师从埃尔温隆美尔,他的军事思想是“步兵至上”,虽然他的老师回到德国后已经从步兵部队里跳槽到了装甲兵部队,但喻超白仍然把隆美尔的军事思想发扬光大,建设了针对不同作战环境而专门训练的步兵部队,比如山地师、沙漠师。泰国被拿下后,杨宇霆找到喻超白:“我打算让你去泰国,你知道为什么吗?”

喻超白道:“我军可能要在不久之后对东南亚动手,所以让我先去打好基础?”

杨宇霆道:“是的。东南亚地区遍布山林沼泽,装甲部队在那里没有用武之地,步兵才是在东南亚展开陆战的主力。你的军事思想很不错,我很欣赏,你创建的山地师和沙漠师都已经在实战中体现出了价值,所以,我打算让你去泰国,创建热带丛林作战部队。”

喻超白肃然领命:“我一定完成任务。”

来到泰国后,喻超白立刻废寝忘食地投入了工作。确实,北华军征战杀伐,足迹遍布半个亚欧大陆,在平原、丘陵、山地、沙漠、雪地等不同环境的地区都作战过,但北华军从来没有在东南亚打过仗,如何在热带丛林里作战对北华军来说仍然是一个空白。喻超白通过殚精竭虑的工作和细致缜密的思维,逐渐摸索出了丛林作战的方式。他编写了一本作战手册,就叫做《如何在热带丛林作战》,从民情、地形、气象、卫生、防疫、战术、兵器、交通等方面都叙述得十分详细,第188师迅速被他训练成了合格的丛林作战部队,泰国军队本身就是热带丛林国家的军队,因此十几万泰军特别是那三个华侨师也都被喻超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改造成了专业的热带丛林作战部队。

苏联战争结束后,由于装甲部队是这场庞大战争里的陆军主力并且战果辉煌,因此“装甲兵至上”的思想在北华陆军里非常流行,很多北华军的师长团长们都要求把自己的部队改造成装甲部队,生产坦克的订单源源不断地飞到北华的各个坦克工厂。唯独喻超白没有提出这个要求,他在装备问题方面上只跟杨宇霆提了三个要求:一、把其他部队不要或已经淘汰的轻型坦克、装甲车、半履带汽车都给我;二、给我联系几家自行车工厂,我需要大量的自行车;三、给我钱,我需要在泰国境内购买驮畜。

杨宇霆打趣道:“我们现在能生产德国的黑豹和虎式,各部队都抢着要这两种重型坦克,黑豹虎式的需求量是生产量的足足十倍,你怎么不要?甚至连豹甲豹乙都不要?却要那些被装甲部队弃若敝帚的狼甲狼乙?”

喻超白回复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些黑豹虎式在东南亚就是废铁,我不要。”

他的这几个请求得到超额的满足,因为北华军的装甲部队都在“盲目跟风”,都抢着要黑豹虎式,雪豹都看不上眼了,更何况是那些狼甲狼乙。杨宇霆累计从各装甲部队里给喻超白弄来了五千多辆轻型坦克、装甲车、半履带汽车,那些装甲兵求之不得,因为他们早就看不上轻型坦克了,同时杨宇霆还根据喻超白的请求,给北华境内几家大型自行车工厂下达了三万辆自行车的庞大订单。

辽宁号航母的会议室内,陈绍宽、沈鸿烈等海军高层与喻超白展开会议。面对进攻新加坡的两个途径,喻超白坚定地道:“从陆上进攻!”

陈绍宽问道:“为何?”

喻超白摊开一张地图:“即便你们消灭了英军的Z舰队,取得制海权,你们在海上也无法登陆新加坡。新加坡东、西、南这三面滨海处都有英军的混凝土工事,非常坚固,并且规模非常庞大,火力也很强,光是口径超过75毫米的岸防炮就有300门以上,机枪火力点则超过1500个,你们在海上对新加坡展开强攻,即便获胜,也必然损失惨重。登陆部队踏上新加坡外延的海滩后,将会彻底暴露在英军的火力网中。哪怕你们能摧毁70%的英军岸防炮和机枪碉堡,登陆部队也必须要付出一万人的死伤代价。”

“你怎么知道?”沈鸿烈惊奇地道。

“我精确计算过。”喻超白胸有成竹。

“从陆上进攻会怎么样?”陈绍宽问道。

“困难程度不到海上进攻的十分之一。”喻超白仍然胸有成竹。

“为何?”陈绍宽等人目光炯炯地看着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