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节美国的引诱(第2 / 3页)
7月7日这天,张学良比较意外地在办公室里迎接两位美国特使,一位是罗斯福总统的首席智囊霍普金斯,另一位是燕京大学校长、美国在华著名活动家、教育家、非正式编制的美国外交人员司徒雷登。张学良对司徒雷登是比较熟悉的,这个美国人出生在中国,从小到大都生长在中国,并且长年累月在中国活动,除了美国人的外表和美国国籍,他跟中国人已经没有区别。司徒雷登在中国这么多年确实给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燕京大学也是北华的重点高等学府之一,张学良以前兴办教育事业时也接待过他,听取过他的关于改进教育方式的意见。司徒雷登常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这确实不是假话。美国政府让司徒雷登临时客串美国特使跟着罗斯福总统的智囊一起来找张学良,显然别有深意。
“尊敬的张副总司令,我们此次来到沈阳,是代表罗斯福总统与您商谈世界格局发展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多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的。”霍普金斯很有礼貌地开口道。
张学良微笑着点头。他现在也有不浅的政治经验了,能听出外交词汇里的那些话中话。霍普金斯称呼他是“张副总司令”而不是“张总司令”,言下之意是把听他当成中国二号领导人来进行对话,而不是北华统帅,并且,霍普金斯声称自己“是代表罗斯福总统”而不是代表美国政府,这也是有深意的。
简单的寒暄后,霍普金斯斟词酌句地道:“张副总司令,中国是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并且在东方起到领导作用的大国,而美国也同样是一个大国,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上各个大国的共同责任,因此美国非常愿意和中国携手起来维护世界和平。大国和大国之间,携手合作能互利双赢,对双方都有莫大的利益,如果发生冲突甚至是战争,那必然影响巨大,成为祸及全世界的巨大灾难。这就好像两辆汽车相撞只是事故,而两列火车相撞那就是灾难了。”
张学良微笑点头:“中国素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虽然也发动战争,但绝不会对和平国家发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我们对日本、对苏联的战争,动机和目的都是举世有目共睹的,日本和苏俄在历史上屡屡侵略中国,犯下了不计其数的罪行,为了彻底改善我们国家的安全形势,我们才被迫发动对日本和对苏联的战争。”
霍普金斯显得很感同身受地道:“对于这一点,我们美国政府和罗斯福总统都是清楚的。中国对日本和对苏联开战,责任并不在中国,是日本和苏联对中国侵略在先,所以我国对中国刚刚胜利结束的那两场战争都是持理解态度的。张副总司令,眼下的世界局势可以说是动荡不堪,如何恢复世界秩序是当务之急。在这件事上,我们美国实在是独木难支,因此需要同样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中国与我们联手合作,这也是罗斯福总统对张副总司令您的迫切希望。”
张学良暗想:“这个马屁拍得不错。美国人就是比英国人懂事,英国人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居然还敢要挟我们,身上没二斤肌肉还说狠话,简直是不知死活,而美国人就圆滑多了,态度客客气气,把话说得也这么好听,起码让人听起来就舒服。”张学良一脸正色地道:“我已经说过,中国素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不但热爱我们自身的和平,如果需要我们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也是义不容辞。罗斯福总统如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很佩服。罗斯福总统既然希望中国能和美国联手恢复世界秩序,这自然是有利于全球各国的好事,我们当然尽力而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副总司令这么说,真是太好了。”霍普金斯脸上露出一丝喜色,“罗斯福总统认为,东方的秩序应该由中国来主导,西方的秩序应该有美国和...英国一起主导。”他在说“英国”时稍微顿了顿。
“哦...”张学良发出一声意味深长但又含义不明的回应。通过霍普金斯刚才说的那句话,张学良已经肯定的,美国确实不会坐视英国的灭亡,早晚会采取强力措施,当然,这也早在张学良的预料中,此时只是得到了最终的肯定。
“张副总司令...”霍普金斯语气很微妙地道,“我们美国政府很遗憾地发现,欧洲的动荡非但没有停止的迹象,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德国的战争行为似乎...正在失控。当然,我们承认,上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强加给德国的《凡尔赛条约》确实有诸多苛刻不合理之处,英国和法国如今已经尝到了昔日种下的苦果。抛开国家利益不谈,在欧洲战争一开始,德国的战争行为还是值得理解和容忍的,但此时,德国的战争行为已经越来越令人不安,已经超出了让我们理解和容忍的范围,并且,已经或多或少地对我国利益造成了很大损害,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形成了潜在的威胁。张副总司令,虽然您和德国元首希特勒关系良好,但我们仍然愿意把我国最真实的态度对您坦然公开。”
张学良微笑着颔首,但笑而不语。
霍普金斯继续道:“虽然我们并不愿意插手世界事务,但,已经让我们难以继续拥有安全感的世界局势迫使我们不得不在原先的对外政策上进行适当的改动。因此,罗斯福总统希望能得到张副总司令您的帮助,中美联合起来,稳定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方面。”
“具体的呢?”张学良单刀直入。
霍普金斯正色道:“我们希望两国一起说服德国和英国停战议和。”
张学良意味深长地道:“但在目前这个局势下,说服德国很难。”
“所以,这就需要张副总司令您的帮助。”霍普金斯看着张学良,“罗斯福总统认为未来的世界应该由中、美、英、德四大国共同主导。这是最理想的蓝图,如果我们无法制止欧洲战争,那罗斯福总统认为未来的世界应该由中、美、英三大国共同主导。”
张学良笑了,因为罗斯福总统的意思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四大国变三大国,英国还在,德国却不在了,美国接下来要做什么已经是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