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 第399节绝路反击(4)

第399节绝路反击(4)(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八集团军正在跟德军、土耳其军、伊朗军联合夹击高加索地区。高加索已经随着斯大林格勒被联军攻占而彻底被孤立,当地的苏军完全是在做困兽之斗,但高加索地区多为山地,高加索山脉横卧当地,使得当地山峦密布,最高山峰海拔5600多米,号称欧洲之巅。这种山地很适合军队防守,所以第八集团军暂时滞留在了当地。”

于学忠摇了摇头:“既然都帮助德国人拿下了斯大林格勒,就应该撤回来嘛!东欧和高加索地区都不是我们的领地,在那里给他人流什么血!”

杨虎城苦笑:“土耳其和伊朗加入了我们的联盟,为了让这两国死心塌地,就必须要给它们一些甜头,把高加索地区瓜分给土耳其和伊朗是少帅和希特勒答应的事情,自然要履行诺言了。但是,土耳其军和伊朗军自己又解决不了高加索地区的苏军,所以梁忠甲他们不得不在当地继续帮忙,这就是为政治而打的战事。”

于学忠摇了摇头,然后谨慎地道:“苏联人也许是在声东击西,但也不重要,我们在军力和实力上都占据优势,因此可以无论虚实,两个拳头一起出击!鄂木斯克是稳固的,那么加强奥伦堡的防御力量就是刻不容缓了。”

“奥伦堡只有第八集团军的一个师,兵力确实单薄,这也是我认为苏军有可能佯攻鄂木斯克、实攻奥伦堡的原因。”

“我军团的第二集团军一起在新西伯利亚吧?可以抽调一两个军去奥伦堡,保护第八集团军以及我们全军的侧翼。”

“新西伯利亚是我们的后方中转站,保留第二集团军在当地确实有些兵力臃肿,我提议让第二集团军第6军庞炳勋部和第7军冯治安部调到奥伦堡,新西伯利亚由第5军张自忠部守卫就可以了。”

“好,就这样吧!”于学忠一锤定音,“另外,让C军团抽调一个集团军靠上来,如果战局有变,我们也能见招拆招。”

“好,我马上联系C军团的傅作义将军。”

客观上讲,于学忠和杨虎城都是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将领,他们对苏军反常行为的分析也是有理有据,但他们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失算了,因为他们低估了朱可夫的决心和能力。实际上,这场反击战是苏联的最后疯狂,一旦疯狂起来,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难以用常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了。

在乌拉尔山以西的东欧和乌拉尔山以东的西北亚,一幕让北华军官兵感到十分熟悉的场面出现了:无数的苏联平民,汇聚成了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给军队运送辎重物资。这个画面与当年北华民众支援前线东北军几乎是一模一样:铁路两侧的大路小路上、田野平原上,漫山遍野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支前队伍,这些苏联平民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卷起的漫天尘土几乎是遮天蔽日,各种车辆一起开动的车轮声犹如山呼海啸。侦察机上的北华空军飞行员形容道:“我就像一只飞到蚂蚁群上空的蜜蜂,下方的地面上,密密麻麻、人头攒动,到处都是人,数量极其巨大,人数之多,使得地面彷佛变成了流动的液体。”

看着飞机拍下来的航空照片,北华军将领都笑着说道:“他妈的!这个画面怎么这么熟悉呢?老毛子也用上我们当年的办法了!”

为了给前线的几百万军队提供充足的物资补给,苏联政府绞尽脑汁,使用了一切办法去提升运输力。但由于铁路线被辽德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炸得支离破碎,车辆生产速度又因为工业区遭到狂轰滥炸而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车子不够,只能用牲口驮畜补充,牲口驮畜再不够,只能用人去扛子弹。可以相信,苏联当局采取的这个办法是学习北华政府的,因为这个办法是张学良发明的。第二次东北战争期间,日军截断了辽东半岛的铁路运输线,张学良和北华政府便动员了上百万老百姓用小推车给前线部送物资。时过境迁,当年那个险些被日本打败、穷酸没落的东北军,此时却崛起为世界级的军事霸主;而苏联政府则悲惨地沦落到了北华军当年的穷酸没落的处境里。

一个问题摆在了北华军的面前:要不要攻击苏联的这些支前平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初北华的支前平民队伍为了避开日军飞机的轰炸,都是昼伏夜行的,此时苏联的支前平民队伍也是一样,不过,北华空军的战略轰炸机、侦察机、夜间战斗机上都安装了夜视仪,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地面上人山人海的苏联支前平民队伍。由于人数太多,因此在有月亮的情况下,北华空军的飞行员借着月光都可以看到地面上那蠕动沸腾的浩荡人潮。

扔不扔炸弹,这在北华军特别是北华空军内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北华空军副总司令黄光锐反对扔炸弹,他的理由是很清楚的:那些都是平民,一旦进行空袭进攻,北华军就会沾染上“屠杀平民”的恶名,从而玷污军队荣誉,况且,那些苏联平民密度极高,又没有防空武器又缺乏防空训练,一颗500公斤的航空炸弹扔下去后简直就等于把一颗手榴弹塞进蚂蚁窝里,肯定会炸死成百上千人。

北华空军总司令冯庸则坚定地支持攻击,他的理由也很清楚:那些苏联人虽然是平民,但他们却有组织地大规模为苏联军队服务,相当于间接地与北华军作战,他们给前线的苏联军队运送的子弹是用来射杀北华军士兵的。放过一个苏联支前平民,就等于让一千发子弹被送上战场对付北华军。《日内瓦公约》虽然规定平民是不可侵犯的(实际上北华军对苏联平民也没有客气过),但受到公约保护的平民在战争中必须持中立态度,不能参加战争,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对于苏联平民来说,他们亲自把子弹射向北华军与他们把子弹送到苏联军人手里射向北华军,两者有何区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