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节初期大胜(第2 / 3页)
自杀性冲锋和大规模的集体投降,使得还在继续战斗的苏军以急剧的速度越来越少。
4月10日,阿帕纳先科大将以戏剧性的方式为苏联捐了躯。当天上午,这位远东沙皇在极度灰暗的心情中巡视前沿阵地,结果被北华军的一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发现,几秒钟后,一枚三百公斤重的航空炸弹落在了阿帕纳先科大将身边,将其炸得粉身碎骨。
阿帕纳先科大将的毙命,使得苏军犹如滑坡般彻底崩溃了。
4月20日,北华军总司令部正式对外宣布:远东战事结束。
从2月8日辽苏开战至4月18日战事结束,北华军与苏联远东部队在从新西伯利亚至海参崴这段长达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展开了一场战略性的大决战,战事先后持续了70多天,主要集中在伯力和新西伯利亚,北华军先后投入170万兵力参战,苏军先后投入160万兵力参战,最终,苏军死伤50余万,投降和被俘70余万,苏军远东军区、外贝加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的八个集团军被全歼,乌拉尔军区的苏军主力被击溃,包括布琼尼元帅、伏罗希洛夫元帅、阿帕纳先科大将、红旗第1集团军司令员瓦西里耶夫中将、外贝加尔军区司令员科洛切金中将在内的两名元帅、一名大将、三名中将、九名少将自杀或战死,另有十多名苏军将级军官向北华军投降。北华军以自身伤亡20万人的代价,取得一场空前大胜,同时还俘获苏军坦克800多辆、火炮7000多门、各型车辆5000多辆、各种枪械60多万支,击落击毁苏军飞机4000余架,缴获的各种辎重物资不计其数,战利品数量极其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平民的死伤人数也非常巨大,远东战场上死于屠杀、战火、饥荒、疾病、严寒的苏联平民超过50万,沦为难民的苏联平民则超过500万。光是在新西伯利亚,北华军就把100多万当地居民强行驱逐出城。从新西伯利亚到海参崴,处处都是苏联平民的哀鸿遍野之声和曝骨履肠之景。
北华军“远东大捷”的消息公布于众后,举国欢腾,举世震惊。
没等全世界从北华军的大胜中回过神来,东欧战场上也石破天惊。5月20日,基辅会战结束,德军大获全胜。参战的240余万苏军和220余万德军经过持续120天的殊死搏杀后,苏军全军覆没,德军大获全胜。德军以死伤40余万人的代价,毙伤苏军60余万人,俘虏苏军130余万人。苏军在东欧的军事力量被摧毁殆尽,主要指挥官基尔波诺斯上将等十多名高级将领阵亡,巴甫洛夫大将逃回莫斯科后被枪决。号称“欧洲粮仓”、总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落入德军手里。希特勒声称“基辅战役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包围聚歼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月份的沈阳和柏林,一起陷入了忘情的欢呼声中。
苏联战争从1940年1月1日爆发,至此时的5月底,五个月的战争中,苏军在欧洲战场上被德军消灭了300余万,在亚洲战场上被北华军消灭了150余万,苏军还损失了1万多架飞机、1.2万辆坦克、4万多门火炮,苏联红军的正规军部队几乎已经不复存在。德军全面占领了乌克兰地区,随即又在五月底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白俄罗斯地区,占领的苏联领土面积达到80余万平方公里;北华军则占领了苏联在新西伯利亚以东的全部领土,这片巨额领土的面积占苏联全国整整一半,但由于北亚地区过于辽阔且气候恶劣、地广人稀,因此北华军实质控制的是靠近中国边界线、纵深一千公里以内的地区,而一千公里以外直至北冰洋的北亚腹地暂时无法控制。北华军在名义上占领了三分之二个北亚(总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实质控制地区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
苏联战争爆发才短短五个月,辽德同盟便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战果,令举世震惊。
6月1日,克里姆林宫。
“同志们...”紧急召开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斯大林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般憔悴不堪、老态龙钟,他的语调和握着烟斗的右手都在微微颤抖,“我提议,在会议正式召开前,我们先为前线死难的烈士们默哀一分钟。”被誉为“钢铁巨人”的斯大林似乎真的已经濒临崩溃了。
笼罩在会议现场的,是铁块般沉重而冰冷的气氛。
“远东军区、外贝加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全部撤销,并入乌拉尔军区,乌拉尔军区和中亚军区一起合力抵御北华军的侵略;基辅军区和东欧地区的各个军区全部撤销,重新建立西北军区、西南军区、莫斯科军区,这三个军区一起合力抵御德军的侵略;外高加索军区和北高加索军区合并为高加索军区,负责对土耳其的防御以及协同东欧三军区对德作战。”斯大林的声音沙哑而苍老,“同志们,我们已经丢失了基辅,丢失了新西伯利亚,我们不能再继续后退了,不然,莫斯科将会遭到敌人的两路夹击,到那时候,苏维埃和我们伟大的布尔什维克事业都真的要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里了!”
会场仍然是死水般的死寂,参会众人无不脸色灰暗。
“斯大林同志...”铁木辛哥开口道,“德军很快就会发动新的进攻,莫斯科极有可能就是德军的下一个目标,但我们在东欧的主力军都已经损失殆尽,目前只剩下列宁格勒地区和芬兰战场上的部队了。我提议,立刻把那些部队调到莫斯科,做好保卫莫斯科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