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 第336节兵锋破竹(3)

第336节兵锋破竹(3)(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由于天气寒冷,战场上横七竖八的苏军尸体没有腐烂,没有苍蝇蛆虫,但有大批的乌鸦野狼等动物在啃噬撕咬。战场上,被枪弹击毙的苏军体无完肤、浑身窟窿,被重机枪或速射炮击中的苏军肚破肠流或脑袋粉碎,被炮弹炸死的苏军粉身碎骨,残肢断臂以及各种各样四分五裂的尸体和人体组织碎片在战场上散落得比比皆是,成群结队的乌鸦和野狼在死人堆里刨来钻去。看到这一幕幕,新抵达战场的苏军无不面如土色、兔死狐悲。实际上,这些苏军新兵在被送到前线的过程中已经遭到了很大的死伤,北华军的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没日没夜地盘旋在苏军的火车站或码头边。苏军运输新兵的火车和船只都严重超载,每列火车皮和每艘船上都塞得满满当当的人,一旦遭到北华军飞机的攻击,整车整船的苏军新兵都会集体丧命,试图逃跑的新兵被押运军官毫不留情地打死在路上,这样的部队,士气已经无从谈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弟兄们!毛子军马上就会再次上来了!准备战斗!”飘扬着铁血军旗的北华军阵地上,军官们佝偻着身躯不停地呼喊着,士兵们则子弹上膛、刺刀出鞘,严阵以待。

“又是一群来送死的倒霉鬼。”

“老毛子就是狠!根本不在乎自己人的性命!”

举着望远镜的北华军军官们议论纷纷。

“两个人一支枪!拿到枪的人上战场开火射击!后面的人跟着前面拿到枪的人,如果前面的人中弹牺牲了,后面的人捡起枪,继续射击!”苏军的阵地上,分发枪支弹药的苏军军需官挥舞着喇叭筒沙哑地嘶吼着。

抵达战场的苏军新兵不但毫无训练,并且武器装备都得不到保障,就连钢盔都没有。

“光荣的红军战士们!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冲啊!”尖锐的哨子声和军官们歇斯底里般的嚎叫声中,漫山遍野的苏军新兵在后方督战队的机枪威逼下,爆发出无奈而绝望的呼喊声,踏着遍地同伙的尸体,又一次犹如泥石流般向着北华军的阵地冲锋而来。

迎接苏军的是北华军用子弹、炮弹、炸弹、手榴弹、地雷所组成的密不透风的火力网。冲锋的苏军哀鸿遍野,犹如收割机滚轮下的麦子般一波接一波齐刷刷倒地,被炮弹炸飞的苏军手舞足蹈地在半空中哀嚎惨叫,继而四分五裂地落下去,腥风血雨在苏军人群里疯狂翻滚。

北华军当然不是被动等着苏军的进攻,摩托化部队和骑兵部队从正面战场的两侧奋勇出击,轰鸣咆哮的坦克履带和白花花的马刀犹如绞肉机般杀向苏军的两侧,被坦克炮炸死炸伤、被坦克机枪射死射伤、被坦克撞死碾死、被骑兵的马刀砍成了无头尸体的苏军滚滚倒地。

“不许后退!前进!后退者杀无赦!”苏军阵地上的督战军官看到洪水般冲过去的部队在死伤惨重、士气衰竭中又犹如退潮的海水般跑回来,纷纷高喊,“开火!打死这些叛国者!”

被驱赶入战场的苏军叫天不应、凄惨至极,前面是北华军的枪林弹雨,后面是自己督战队的机枪火力网,冲锋是死,后退还是死。扑向北华军阵地的苏军尸横遍地,退回己方阵地的苏军仍然是尸横遍地。在北华军机枪群和苏军督战队机枪群的前后夹击下,被送上战场的苏军新兵们再次给地上的尸体又增加了一层。

接下来,又一批苏军新兵在惶恐不安中被送到前线,被驱赶着冲锋,被打死在北华军的火力网和苏军督战队的火力网中。再接下来,循环往复又是一遍这样的流程,这对苏联来说已经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里。攻城的苏军甚至都无法接近城区,只能在郊区野地上白白送死。

第二集团军第5军军长张自忠在作战报告里是这样写的:

“...所有的苏军军官都是罪犯!他们简直是在谋杀他们的士兵!他们只知道用机枪把他们的士兵驱赶进我们的机枪射程里。被消灭在我军阵地前的那些苏军,一半是被我军打死的,另一半则是苏军督战队自己人打死的。就冲这一点,我们应该感谢苏军指挥官们对我军的‘配合’,因为他们的‘配合’,使得我军的战果足足翻了一倍。但从人道角度出发,苏军的军官都已经被枪毙!”

第111师第444团负责守卫新西伯利亚城区西南方向一个叫“鄂毕”的小镇,这个小镇位于城区的延伸突出部,是北华军防线腹部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确保新西伯利亚的侧翼不会遭到苏军的攻击。团长张仲伟是这样描述战斗过程的:

“...进攻过来的苏联人看上去都是乌合之众,实际上,他们差不多也真的就是乌合之众。这些苏军士兵在几天前还是农夫,急匆匆地被强征入伍,急匆匆地被塞上火车或船只,在我们飞机的轰炸攻击中死伤一半后,剩下的一半急匆匆地被送到这里,最后急匆匆地被塞上武器就投入了对我们的进攻。苏军的阵地上,他们的军官和那种袖子上绣着红色五角星图案的政委不停地挥舞红旗,声嘶力竭地说着一大堆鼓舞士气的话,反复强调斯大林那个暴君下达的决不允许后退一步的愚蠢命令,然后架起机枪,把这些基本还是农夫、没有受过严格训练、两个人一支枪、没有钢盔的士兵驱赶向我们的阵地。这些可怜又可悲的苏联士兵,在他们的军官下达了进攻命令后,发出绝望的嚎叫声,弯着腰向我们冲锋。人数很多,漫山遍野都是,几乎一眼望不到头,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像污水一样层层叠叠,‘乌拉’声一阵接一阵的。我们一边可怜他们,一边开始扫射。第二次东北战争期间,旅顺守军第102师里有一个叫李茂林的兄弟,他在他的碉堡里用一挺马克沁打死了一千多个日军,我们在军报上看到他的事迹时都有点不大相信,要么是李茂林本人在吹牛,要么是写他事迹的记者夸大其词,但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是可以发生的。因为浩浩荡荡的敌人向你冲过来时,并且他们既没有飞机,也没有大炮,那么只要你不阵亡,只要你的机枪不出故障,只要你的子弹足够,那就可以持续不断地杀死大批的敌军。我们团里,每个机枪手都战果累累,击毙敌军超过三百名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击毙敌军超过一千名也大有人在。实际上,我们的火力网是非常密集的,被打死的苏军分不清楚是谁打死的。我们的机枪非常足够,捷克式、马克沁、德国的MG-34、缴获的小日本的歪把子(十一式轻机枪)、九二式重机枪...数量非常多,轻机枪普及到了班,重机枪则普及到了排。当苏联人涌过来时,我们只顾拼命开火。战斗中,最忙的人不是战斗中的士兵,而是弹药手和辎重运输兵。因为各个阵地上,‘快没有子弹了!’‘快点送子弹来!’,这样的呼喊声接连不断,让弹药手们和运输兵们忙得疲于奔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