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节铁马冰河(4)(第3 / 3页)
放下笔,张学良把文件交给北华军总参谋长徐永昌,然后点起香烟狠狠地吸了两口。
徐永昌看出了张学良内心深处的不安,问道:“少帅,您还在担心什么?”
张学良犹豫了一下,然后说出了他深藏在他内心深处一个比较不方便说的担忧:“次宸,我...我知道苏联有很多优秀的将军,比如...朱可夫、科涅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崔可夫等等,你说,我们...我们的将军能打败他们吗?”(徐永昌字次宸)
徐永昌微微有些愕然。
张学良神色顿时变得赧然:“我知道我不该说这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可是...”他知道自己身为北华军的最高统帅,说出这种话十分挫伤部下的士气,因此平时没怎么敢说,但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朱可夫那种人,位列二战世界十大名将,而中国军队在二战中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没有出什么世界级的名将。中国的将军如果走上世界战场同那些西方的“世界级名将”进行对决,会怎么样?张学良一直若有若无地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在这方面的缺乏信心,也是张学良对苏开战的一个主要的负面心理因素。
徐永昌释然地笑了:“少帅,环境造就人。我们中国人比外国人差吗?当我们的孙子写出震古烁今的《孙子兵法》时,西方人在干什么?我们战国时期的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哪个不是当时的世界级名将?过去我们能够涌现世界级名将,现在我们也能涌现。我也知道,我们的军队以前一直在打内战,那种所谓的战争跟世界大战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所以少帅您产生了这种有些自卑的想法。但是,我们的军队经过对日作战后,高层将领都得到了锻炼,后起之秀也是层出不穷。少帅,您并不需要如此妄自菲薄,您要对我们前线的将军们有信心。”
张学良笑了:“是,是我庸人自扰了。”
此时的北华北部国境线上,无论是黑龙江的雪原松涛里,还是蒙古高原的茫茫草原间,或者是新疆的沙漠戈壁上,延绵了整个中国北方国界线的阵地上,三百万北华军和协同作战的韩军身穿着厚实的军装,呼吸着冰冷的空气,紧握着手里的武器,静静地等待着最终命令,无数双黑色的眼睛眺望着国界线的另一边。
步兵们的后方,一队队坦克和军用车辆汇聚成一股股熔岩般四处蜿蜒流淌的钢铁洪流,碾压得地面不停地颤抖战栗;步兵部队和装甲部队后方是炮兵阵地上,散发着浓重油脂味的各口径炮弹层层叠叠地堆积如山,运输弹药的卡车川流不息、来回如风;再往后,便是数以百计的空军基地和野战机场,上千架飞机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排列在跑道上,运载着炸弹、燃油、零件的军车来回飞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时间正在一点一滴地走向最终的攻击时刻。
2月8日,这一天对于东亚文明范围内的诸多国家来说是很有传统意义的一天,因为这是新年的第一天,是这个龙年的春节,对西方人来说则是一个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普通日子。但德国人在这一天则跟东方人一样,是犹如过年般的欢庆节日。凌晨时分,基辅战场上的各个德军阵地上,一队队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的德军通讯兵正在欣喜若狂地对蜷缩在战壕里休息着的德军士兵拼命高喊:
“伙计们!好消息!我们的中国盟友也对苏联人发动进攻啦!”
“远东战场上,我们的三百万中国盟军正在全面进攻苏联人!”
“中国也出兵了!苏联人就要彻底完蛋了!”
获悉这个消息后,原本因为基辅战役战况空前激烈而都疲惫不堪的德军无不士气大振、欣喜若狂,继而欢声雷动:
“Win!Win!Win!(德语:必胜)”
“EslebeGeneralChang!(张学良万岁)”
柏林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内也是欢声一片,喜形于色的希特勒兴奋得手舞足蹈:“先生们!这场战争我们赢定了!”
2月8日凌晨5时(东欧时间2月7日凌晨11时),北华军以300万兵力(包括50万韩军)、7000多辆坦克、8000多架飞机、5万多门各型火炮,对苏联正式发动了全面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