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节战争引信(4)(第2 / 3页)
“当然,商将军,您现在就是联军总司令部的副总参谋长了!”希特勒心情很好。
以德国和北华为核心的这个军事同盟集团被定名为“联盟国”,军队也被称之为联军。
“德国究竟是想对波兰开战,还是是想对...苏联开战?”克里姆林宫里,斯大林脸色阴沉如铁,握着烟斗的右手在微微发抖。德国公开宣布支持芬兰的同一天,德国外长钮赖特跟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署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补充款项,该款项的主要内容是:德国对波兰使用“军事手段”后,苏联必须支持德国,作为交换,波兰国土的东部平原划归给苏联。
这个补充款项让斯大林略微松了一口气,因为德国透露出来的意图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德国准备对波兰以及波兰背后的英法开战,希望能得到苏联的支持,从而稳住德国的动线。但眼下,德国却又猛然翻脸,在芬兰问题上公开指责苏联,并声称德国和芬兰已经签署军事同盟条约。“希特勒朝三暮四,究竟在搞什么鬼?”斯大林苦苦思索着,地板上落满了烟灰。
德军在大规模且很隐蔽地调兵遣将的同时,北华军则十分平静。除了已经进入新疆和蒙古展开“平乱”的部队外,超过五十个师的北华军主力仍然驻扎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这让苏联方面既然迷惑又略微感到一丝安心。德军向德苏边境大规模集结,可能是对付苏联,但也有可能是对付波兰,而北华军如果同时向辽苏边境大规模集结,那辽德同盟肯定就是对付苏联了,但德军调动的时候北华军却按兵不动,这显然与“辽德同盟即将对苏联发动进攻”的猜测是相违背的。北华军这种反常的安宁,在一定程度上也麻痹了苏联当局和斯大林本人。
1939年12月25日深夜(柏林时间是傍晚),张学良接到了希特勒给自己发来的一份长长的口述电报:
将军!圣诞快乐!
经过这么长时间伤透脑筋的考虑、组织、策划、准备以及令人不安的等待后,我们终于即将迎来一个伟大的时刻,而我正是在这个时刻按捺不住激动和兴奋的心情写信给您。
彻底铲除俄罗斯人和布尔什维克主义,将日耳曼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照耀向正处于一片黑暗并且这片黑暗还在不断扩张弥漫着的亚欧大陆北部的时刻已经来临了。我相信我们愈发亲密而默契的合作以及我们浴血勇猛的精神一定把苏联推入英万劫不复的深渊内。这是为了德国和中国的利益,也是为了全人类和整个世界的利益。战争肯定是艰难的,但胜利肯定是属于我们的,并且我对此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同苏联保持着的那持续十多年的虚伪透顶且招惹诟病的伙伴关系常常使我苦恼,因为在我看来,它违背了我的信念、我的思想、我的义务,而我现在为我开始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痛苦而感到高兴。我相信,上帝在我们这边。因为斯大林那些布尔什维克主义者自我标榜是不相信上帝的。
致以热烈的、同志式的问候。
阿道夫希特勒
合上电报,张学良在满腹思绪中轻轻地叹口气:“世界大战来了。”
对于联盟国的战争计划,斯大林绝非一无所知,他其实已经耳闻目睹了种种蛛丝马迹和来自各方的非正式警告。但性格极度多疑的他仍然固执地相信自己的政治嗅觉,而不是桌上成堆成堆的秘密情报。实际上,美英法三国在对付苏联这件事上确实是站在联盟国这边的。美英法三国当然不是真心诚意地帮助联盟国,说好听点是“坐山观虎斗”,说难听点就是“坐看狗咬狗”。尽管各怀鬼胎,但美英法三国在客观上确实帮助联盟国进一步地蒙蔽住了苏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伦敦,威斯敏斯特桥以南一栋貌不惊人的楼房。
这座挂着“政府电信局”招牌的机构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军情六处。此时的局长办公室里,这个英国核心情报机构的总掌门人斯图尔特孟席斯中将正在平静地看着一份最新的情报。
“德国人确实是要进攻苏联?”孟席斯中将的神色和语气都波澜不惊。
“是的。”前来汇报的一名高级情报官员十分肯定,然后问道,“要通知莫斯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