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 第234节王牌对决(2)

第234节王牌对决(2)(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黎明的晨曦和B-17机群的狂啸声中,第74师的官兵们怒涛狂澜般地对龟缩在坑道战壕里的第5师团发动了排山倒海的进攻。满目疮痍、青烟袅袅的焦土间,第5师团的日军毫无惧色地嗷嗷叫着冲出被炸塌的战壕与北华军猛烈交锋。地面上风起云涌,互相大规模冲杀的北华军和日军犹如奔雷般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北华军的攻击迅猛而灵活,攻击时,始终有几架B-17盘旋在战场上空,一旦日军炮兵阵地和重型火力点开火,立刻就俯冲过去狂轰滥炸,正式交锋时,北华军的冲锋枪手、机枪手、掷弹筒手、迫击炮手先给予日军最大限度的杀伤,随后才是步兵冲锋。短距离的对射间,双方人群一片接一片倒下去,最后爆发开山河变色的白刃战。第74师和第5师团的士兵在战斗精神上都极其顽悍,同样的视死如归,同样的前赴后继,双方搅成一团后疯狂血战,受伤倒地的士兵几乎无一例外地拉响身上的手榴弹,杀红眼的双方都不要俘虏,致使一团团腥风血雨在战场上疯狂蔓延。

机群轰炸、炮群轰击、步兵冲杀,先是火力对射,接着是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同样的战斗模式每天都在反复上演。北华空军和海军的航空兵奋勇出击,雨点般的炸弹使得日军从本土运来的堆积在咸兴港口上的物资尽皆在冲天的大火中付之一炬,鱼雷机群盘旋呼啸在港口附近的海域上,猛烈攻击给日军运送辎重的日军运输舰队,一艘又一艘运输舰艇和护航的军舰在巨大的爆炸中倾覆沉没,数以万计的物资滚滚倾泻进大海,海面上飘满了燃烧的碎片。看到自己即将得到的弹药补给却在自己的眼皮下沉入海水,日军无不如丧考妣、捶胸顿足。短短三天之内,就有十二艘三千吨以上的日军运输舰被北华军鱼雷机击沉,同时还有一艘护航的驱逐舰被击沉,10月14日这天,排水量9700吨的装甲巡洋舰八云号在附近海域被一颗北华布雷潜艇布下的水雷炸烂了舰艏而沉没,并且在第二天,排水量15400吨的补给舰石廊号也因触雷而重伤。日本海军为此而心痛得直哆嗦,随后抽调十多艘扫雷舰艇在咸兴附近海域反复扫雷,结果两艘扫雷舰触雷沉没,在18日这天,又有三艘日军的运输舰艇在咸兴海域附近先后触雷沉没。日本海军为此而痛心疾首并大惑不解,不知道北华军的水雷何以如此密集但却无法扫除。实际上,北华海军的布雷潜艇在咸兴港口布下的是刚刚跟德国联合研制成功的磁性水雷,不需要触碰到军舰,只要军舰经过附近就会主动贴上去爆炸,这种新式的水雷是此时的扫雷舰艇难以扫除的。损失巨大但却拿北华军的磁性水雷束手无策的日本海军因此而大大降低了对陆军的增援。

正在第74师里进行战地采访和搜集素材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女兵、第一个女兵作家、阮玲玉的好友谢冰莹在她的短篇小说集《战争的手》里面写道:“...第七十四师与日军第五师团的战役,被国内各大报纸进行着连篇累牍的大肆报道,这场战役还被誉为是‘王牌之间的对决’,因为第七十四师的荣誉称号是‘狼牙’,第五师团则号称‘钢军’,是中日两国最强大的军队,这样的对决似乎充满了浪漫主义和英雄风范,而国内的媒体们也是持这个腔调的,把这场战役报道得就像是西方骑士决斗般充满英雄主义,读者们也看得津津有味、热血沸腾,但难道就没有人意识到,这是战争啊,而战争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战场上哪有什么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只有死亡和痛苦。正在咸兴战场上疯狂厮杀的,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管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这些士兵都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他们本该在谈恋爱、读大学,或是认认真真地工作以孝敬父母和养育子女,但他们却被各自的政府训练和武装成杀人不眨眼的机器,这想想就多么令人毛骨悚然啊!这些年轻人,每一个都是那么风华正茂,但他们的政府却让他们戴上钢盔、穿上军服、扛起步枪和刺刀,在战场上与另一群素不相识的、同样风华正茂的异国年轻人以命相搏。正在战场上互相用子弹射杀对方、互相用刺刀捅死对方、互相用手榴弹把对方炸成碎片的这些年轻人,他们互相根本就不认识,他们互相也没有任何仇恨,仅仅因为他们的政府,所以他们便红着眼睛冲杀向对方。如果这些士兵们的妈妈,不管是中国士兵的妈妈还是日本士兵的妈妈,让她们站在战场边,看着自己含辛茹苦养育大的儿子正在冲杀别人的儿子,看着自己的儿子把别人的儿子打死或被别人的儿子打死,这是多么惨绝人寰的一件事啊!...”

谢冰莹写的这些手稿给赵海军的妻子阮玲玉看时恰巧被赵海军看到,结果被赵海军暂时扣了下来,理由是“无病呻吟、矫揉做作,发表后必然动摇军心、影响士气,战事结束前不许发”。这让谢冰莹气得不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血雨腥风的咸兴战场上,第5师团作战风格十分凶狠,而第74师同样凶狠,甚至在一些地方比日军更狠。双方在战场上频频使用敢死队冲杀,但日军发现,第74师的一个营作风很奇特,这个营的官兵在冲锋时头上也像日军一样缠着白布,不同的是,日军白布上写着“必勝”,而这个营的北华军士兵头上的白布上则写着两个又黑又大的“必死”字,同时这个营的北华军士兵都在腰间挂着一个日本人看不懂的小木盒。第5师团参谋长西村利温大佐对此不解,他问一个懂汉语的参谋:“在汉语中或者说在满洲方言中,‘必死’有其他意思吗?”

参谋回答道:“没有,必死就是肯定会死的意思。”

西村大佐命人从这个北华军步兵营阵亡官兵的尸体上搜集几个小木盒进行研究,师团长板垣中将是日本军界三大“中国通”之一,他一眼就认出这个小木盒其实就是骨灰盒。一支部队,从军官到士兵都在头上缠着“必死”两个字,腰间悬挂着骨灰盒,这支部队的战斗意志已毋庸置疑。这个步兵营是第74师第666团第4步兵营,营长就是热河省主席翟文选的小儿子翟继赫,翟继赫参军前,翟文选没给儿子其他的东西,就给了一个骨灰盒。翟继赫现在是营长,他的全营官兵也都一样,腰间清一色挂着骨灰盒,进行冲锋时都头缠“必死”布条。这个营的口号是:

必死战!必战死!死战至战死!

翟继赫招募士兵没有其他要求,唯一的要求是:“只有怀着必死之心,才有资格加入我的营。上战场就要做好必死的准备。只有怀着必死之心,才能必胜,但不要指望自己能活着见到胜利。”

在翟继赫的带头下,该营官兵几乎个个都是亡命徒,因此该营号称“必死军”。18日夜间,第74师一改以前的不夜战的作风,猛然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夜袭。翟继赫的步兵营充当先头部队之一,激烈的血战中,该营官兵杀得性起,一个个都割下被打死的日军的脑袋,用绑腿悬挂在腰间,然后像恶鬼般冲杀日军。血脉喷张的死战中,日军一个中队被硬生生吓得转身而逃,最后尽皆被追上去的第一营砍杀击毙,这还是第74师第一次在战场上吓退了日军。

鏖战五天五夜下来,第74师和第5师团拼得基本势均力敌,但第74师在火力上超过日军,并且还拥有制空权,这使得日军付出了更大的伤亡代价。最严重的是,给日军运输物资的船队屡屡触雷或被北华军的鱼雷机击沉,而北华军方面,一波又一波的运输机群不断飞来,空投下漫天伞花,每朵伞花下都挂着不同颜色的木箱,黑色的装着弹药,绿色的装着食物,白色加红十字的则是医药,让日军看得又眼红又悲凉。有时候,一些物资箱落在双方对峙区内,急于获得物资日军也扑过来争夺。

赵海军打仗经常不按常理出牌。20日这天,十二架容克-52运输机飞临咸兴战场,随后在日军控制区内空投下好几百个木箱。日军看到这一幕后无不大喜过望,以为北华军的飞行员脑子进水或眼睛花了,所以搞错了,把准备空投给他们部队的物资却错误地空投给了自己。喜出望外的日军一窝蜂上去打开箱子,结果接二连三地在爆炸中血肉横飞或倒地惨叫。这些伪装成物资的箱子里装得其实是经过改造的地雷和炸弹,引信就拴在木箱上,日军一打开,箱子立刻剧烈爆炸,并且这些地雷和炸弹里塞满了钢珠铁钉,爆炸后周围上百米的范围内破片碎渣呼啸横飞,杀伤力极大。这是赵海军因为日军争抢北华军物资箱受到启发而想出来的主意。因为这个损招,日军被炸死炸伤了近一个大队。

对于这次跟第5师团的对决,赵海军虽然求胜心切,但绝不可能命令士兵用刺刀同日军进行同归于尽式的战斗。第74师白天在空军轰炸机群的掩护下步步为营、缓缓推进,晚上则严阵以待,当日军展开夜袭时给予其迎头痛击,然后白天再缓缓推进,一点一点地缩小日军控制区,一点一点地收紧板垣中将脖子上的绞索。赵海军知道,时间是站在自己这边的,自己没必要太着急,慢慢磨下去、耗下去,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终的胜利。

但是在10月22日这天,咸兴战场上开始降下倾盆大雨,海空军的飞机顿时都无法出动了,北华军的制空权优势顿时丧失了,而日军的制海权的作用则重新恢复了。第74师不得不同日军展开真正的血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