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素材3.4(第2 / 2页)
辜鸿铭
什么人:鸿铭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和翻译家
什么是:他出生在海外,从小就对东方的故土有着无穷的向往。成年之后,他回到中国,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辜鸿铭认为儒家所推崇的仁义之道可以改善当时世界弱肉强食的惨状池相信正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恰是拯救时局的良方,而儒学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什么点:鸿铭擅长英文写作,《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他在书中揭示了中国人的精神内涵,阐述了中国文明的价值,表达了他对我国文化的深切认同。在国人半度自卑的年代,辜鸿铭的博学使其发现中国人的精神价值的深邃,这样的清醒与见识使当时的国人重拾文化自信。
李大钊
什么人: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什么事: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帝国主义铁蹄下的危亡局势和黑暗状况,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后,李大钊更以极高的热情在中国大地播撒真理的火种。他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呼所有青年人“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磨中游之”。全文洋洋洒洒数万言,饱含他的爱国之情与革新之志。
什么点:在黑暗暗哑的时代,以李大钊为首的青年群体在茫茫黑夜中觉醒。他们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以笔墨为刀剑,引领没落的旧中国走向新生作为思想上的先行者,李大钊对革命信念无比坚定,这份坚定让他无所畏惧
开拓创新
单霁翔
中心句:开拓创新,让文化符号焕然新生。
人和事:单霁翔是我国的文博工作者、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在他上任之后,故宫文创以
颠覆性的“卖萌”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开启了自己的品牌之旅。在他的理解中,要搞“创意”,首先要深入研究人们的生活。故宫在单霁翔的带领下所做的,就是把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把情怀收集起来滋养旧日的宫墙,让它得以延续和永远矗立。
什么点:那些曾经在仓库里蒙尘的“老物件”,在单霁翔手中玩出了新花样,借着科技的东风,再次走到台前,唤醒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时空)顶着压力和困境,单老没有选择守成或躺平,而是大胆改革,让故宫走下神坛,拥抱民间,借助宣传的力量,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魄力,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