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素材3.4(第1 / 2页)
传统继承
樊锦诗
中心句:继承传统文化,需要守护历史的记忆。
人和事:樊锦诗是我国的文博学者,被誉为“敦煌的女儿”。她从25岁对敦煌一见倾心,随后扎根敦煌,开展文物研究、保护和利用工作50余年。她说:“余生只要还有走动的力气,我想我会终老在敦煌。”因长年经受西北大漠风沙的磨砺,樊锦诗的脸上、手上都刻下了一道道沧桑的痕迹。但只要一说起敦煌,已是高龄的她,仍似孩子般手舞足蹈,眼里透着光亮。
什么点:在樊锦诗不平凡的人生画卷上,有深入骨髓的热爱,有经年累月的坚守,有利用现代科技重现丝路辉煌的创举,而这些都是她用光阴书写下的最宝贵的答案。光阴似箭,樊锦诗的一生选择了守护敦煌这座自己着迷的文化宝库。她用创新的数字技术复刻敦煌,等待后人传承中华文明,也继承她的使命。
叶嘉莹
中心句:继承传统文化,需要挖掘文化的宝藏。
人和事:叶嘉莹是著名学者、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从大学毕业站上讲台,她的人生便与诗词研究和教育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九十五岁高龄的她,经历无数波澜,但心中热爱不减。她是白发的先生,传道授业;她是诗词的女儿,丹心不老;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裁一段忧愁和困苦,织就一杼鲛绡。
什么点:诗人垂垂老矣,诗心长盛不衰,叶先生只想做诗歌的传灯人,因为她害怕年轻人入宝山却空手而归。在她看来,诗词是世间最珍贵的财富,她尽力留得一片佳色,以待后来之人。叶嘉莹的一生命途多舛,陪伴她走到最后的不是家人,而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天的她依旧风采优雅,仍在拼尽全力,传承文明的火种。
王津
人和事:王津是故宫博物院的一位文物修复师他满怀着对文物的热忱,在小小的钟表上埋头苦干任尔斗转星移,我自消不动不骄不躁、精益求精,将自己活成了一座时钟。600年来.一代又一代匠人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择一事,终一生不断地为这座古老的宫城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容光。
什么点:朽木与新材(新老),古人与今人(古今)在这里再次相遇。紫禁城不老容颜(生命力)的背后是物与人的接力,是工匠精神的代代传承,是对历史厚重之美的深刻热爱。平凡中见伟大,生活中有经典,值得我们每个人探索与挖掘
王佩瑜
人和事:王佩瑜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成名之后王佩瑜始终对自己的角色有着清楚明确的定位,无论是上节目还是开讲座,她从来都以“京剧演员”自称。随着现代化媒体和娱乐行业的崛起,京剧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京剧行业本身的一些限制和弊端也阻碍了其传承。对此,王现瑜勇敢地站出来,成为一名“现代京剧推广人”。力图以全新的方式,借助多样化的平台和渠道(推广),让年轻一代感悟京剧之美,传扬国粹。
什么点:文化传承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王瑜在表演上尽得前辈精髓,在推广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促成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京剧走入大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