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依恋(第2 / 3页)
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有利于儿童与同伴交往,而缺乏交往的家庭环境则会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
儿童自身的特征
首先,性别,长相,年龄。其次,气质,情感,能力,性别。最后,对儿童同伴交往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其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
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活动材料。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
活动性质。表演游戏或集体活动中。
托幼机构的影响。
教师不能与儿童建立起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就会导致儿童心理上的不平衡。
三十五、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历程:(单选/简答)p98
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的知识。(2~3岁)
直到2.5岁左右,大多数儿童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的性别。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儿童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
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5~7岁)
儿童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
三十八、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单选/简答/材料)p100
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文化,大众媒介(公益广告)
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家庭,同伴相互作用
观察采则能力
具有观点采择能力的儿童能充分理解他人的需要,并做出助人的行为。
移情
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也可以作为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