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依恋(第1 / 3页)
三十、依恋的类型:(单选/简答/材料)p91
安全型依恋需要母亲,母亲回来就高兴
回避型依恋(焦虑-回避型)逃避母亲,母亲在不在都无所谓
反抗型依恋(焦虑-反抗型)母亲不在就挣扎,母亲回来就反抗
紊乱型依恋最缺乏安全感的依恋
三十一、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单选/材料)p92
稳定的照看者
照看的质量(态度、环境)
儿童的特点
家庭的因素
三十二、良好的依恋是如何形成:(简答/材料)p93
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最佳依恋的发展需要在“母性敏感期”期间使孩子与母亲接触。
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特别是6-8个月后的分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父母要经常抱孩子,适当和孩子玩耍。
父母对孩子发出信号要及时做出回应。
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做出回应,注意孩子行为,给予关照。
三十三、同伴交往的意义:(简答/材料)p95
同伴交往有利于学前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
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基金情感的重要后盾。
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记忆、想象、思维、言语)
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三十四、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单选/材料/简答)p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