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两条不同的道路,和官方的合作。(二合一章节,求订阅!)(第4 / 8页)
都不用上观光车,许一帆带领着大家又朝着停车场深处走了一百来米的距离。
前方,研发人员们依然还在对这款刚刚研发完成不久的换电站设施,进行着功能的调试,以及更多的数据搜集。
说是设施,其实就是一片空地罢了。
周围停着一辆装载着电池包的厢式货车,以及地面上摆放了两台半自动的换电叉车。
两辆九州洞庭,被工作人员们轮流的进行着电池包的更换操作,更换完成之后还会开车出去溜一圈,又回来继续等待换电。
不时地,还会有工作人员不时地爬到汽车的车底下,检测电池包的安装是否稳固。
相比起之前的充电桩还需要介绍一些数据之类的,这里不需要许一帆过多的进行介绍,只需要一看就能够明白其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装满电池的厢式货车,在员工的操纵之下,换电叉车将电池从车厢内叉取出来,只花了一分钟左右时间,迅速将电池装到九州洞庭的车底。
“换电车。。。。”
一众老人们看的眼睛眨也不眨,直到电池换好,车辆迅速开到一边去对电池稳固程度进行检测,另一辆车又补上空位来更换电池。
看了好几次的电池更换过后,一众老人们聚在一起,对这样的换电技术议论纷纷。
“这样的换电系统非常的智能啊,或许初看起来,使用到的设备和技术比较简单的样子。
但只要仔细的观察,就可以发现很多难以实现的细节之处。
这样的换电技术,想要研发出来也并不容易的,其中涉及到很多软硬件的配合,比起快速充电更加复杂。”
“九州汽车,又一次给了我们一个大的惊喜啊。”
“之前也讨论过换电的问题,但最后不了了之。”
“电网老李在去年2009也提出过,电动新能源车应该以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商业模式。
当时因为条件并不是很成熟,而没有成功。
其中之一就是技术,短期内很难达到现在看到的九州汽车换电平台这样的极速。
其二是换电的成本问题,首先一个,一台车就不能够只配备一块电池了,如果建设换电站,那么就需要储备更多的电池用来换电才行。
最起码一百台纯电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就需要三十块电池,来保证随时都可以更换电池,换电站在电池的成本方面,会达到多少?
其三,电池的标准化,各个车企的电池型号并不统一,车型并不能够统一适配,不可能每一家车企都自己建立一个换电站吧。
其四,电池的归属问题,电池归谁所有,电费怎么算,私自快充怎么办,电池升级怎么办,电池折旧问题,新电池旧电池等等问题。
其五,新能源车运行故障,或者发生自燃,最后的责任怎么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