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下三滥的暗示(第1 / 3页)
程秀跟潘庆国的交谈中挖出了好些机关育红院食堂的建设指标,典型的招标单位承建的能力不够需外包。
目前育红院教职工总数外加学生逼近了500个人。
跟二三十年后明文规定幼儿园学生总数最多不能超过360个人一对比,就知道人数庞大了。
按着潘国庆的意思,育红院不比其他单位食堂,小班中班的孩子在教室里吃饭,大班的孩子为了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可以在食堂吃饭。
本地都是六岁上小学,五岁的孩子倒也能坐得住,加上教职工,食堂规模两三百平方米也就够了。
话是这么说,但两三百平方米也是钱啊,育红院没那么多经费。
还有食材供应问题,潘国庆道:“我们机关育红院一个孩子一天五顿饭。”
这年头油水少,程秀觉得小孩一天吃五顿不算多,甚至再过二三十年,花国好些幼儿园依旧是三餐两点,一天五顿。
虽然听着五顿多,但幼儿园一般都不让孩子吃得太饱。
上午吃了点心以后接下来的水果餐,几乎也是一人一小块。
一根香蕉可以三个小朋友分
程秀上辈子隔壁邻居家的小孙子幼儿园也是三餐两点,下午点心和晚餐都在学校吃,回家了以后还喊饿,还得再吃一顿。
程秀也不全光跟人聊生意,感慨着:“我上育红院那会是两餐两点,还得自带副食,比如食堂吃鸡蛋汤,孩子们自带一个鸡蛋,吃豆瓣汤,孩子自带蚕豆””
潘国庆就笑,自豪道现在依旧好多育红院需要孩子自己带原材料上学加餐,而且油和米都得家长出。
机关育红院不仅不需要,每个月还给每个学生3毛钱的零食指标。
反正一个孩子一个月在机关育红院标准花销是15块钱。
这绝对是多了,光程秀知道好些个大厂子自设的育红院,一个孩子一个月最常见的花销在七块左右。
潘国庆委婉地表示,也正是因为钱都花孩子身上了,教职工吃的都没有学生好呢。
别看育红院看着挺气派,教职工的伙食一直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