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人情世故局(第1 / 3页)
以前到处搞建设确实是供应得紧。
需要砖头的基建单位得先拿到指标,而且还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
给了介绍信和建材公司的发票才能开始排队提货。
程秀问了一圈,现在也允许个人购买,还不用介绍信,一分钱一块砖头,但就是要等,啥时候没个准信。
也就是说干等一天都有可能,还没处说去。
程秀又往窑厂门口去,进来时她就瞧见好些个卖香烟的小贩。
凑一快做生意,又卖的一样的东西,所以价钱不能差得太多,定价高了卖不出去,定价低了容易挨同行整,所以程秀随便挑了个看得顺眼的,问:“啥烟好卖?”
小摊贩回答得也圆滑,来了句都好卖,都带滤嘴,都是八毛钱一盒。
那两父子眼神都瞪圆了。
他们乡下抽的都是玉米须须卷的烟,那都不用钱!
勤快点地种点烟草,那玩意种成还不是为了抽,而是泡水杀虫。
再或者抽个一分钱一根的战斗烟也就差不多了。
当儿子的嘀咕,“咱们队长抽两毛三一盒的大前门那都好有牌面了。”
小摊贩看程秀漂亮,松了口说:“我们都卖给路过的司机,你要就七毛一盒。”
以前香烟管控得严格,现在松懈点,还能上代销社或者卷烟厂批发。
这年头个体户要想正经经营烟草就得领准购证,还得上税。
程秀知道这些摊贩连二道贩子都够不上,可能是四道,五道贩子,知道司机有钱都聚在这挣差价,没有做长久生意的打算自然不好讲价,所以也就随手挑了两盒,一盒递给了父子两,另一盒揣着又回了窑厂。
窑厂来来往往的人,程秀一个都不认识,不过她不找认认真真工作的,眼神专门往一看就是老油条的人身上放。
能在上班时间跟个街溜子似的到处溜达,那身上肯定带点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