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天眼:鉴宝无双 > 第681章 郭正捡漏

第681章 郭正捡漏(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黄汉镛名为黄景仁,毗陵七子之一,历乾、嘉两时期,少年孤苦,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少年时即负诗名,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

清书画大家,包拯二十九世孙包世臣评曰:

仲则先生性豪宕,不拘小节,既博通载籍,慨然有用世之志,而见时流龌龊猥琐,辄使酒恣声色,讥笑讪侮,一发於诗。

这个评价虽然用词不致大雅,但也还算不错了。

这个拐就是黄景仁,送给洪亮吉的。

洪亮吉是与其同时期文人,与黄景仁一样,颇有诗才,少年孤苦,但比他好的是,这家伙在乾隆五十五年时,也就是他44岁时中了进士,

而且还一甲及第,获得了全国的第二名,也就是榜眼。

这根拐应该是两人都还落魄时,黄景仁偶得所赠,正值壮年送拐有点不合适,

所以在赵轩看来,或许黄景仁所要送的只是拐上刻的两行字。

这是黄景仁的所写的‘少年行’,开头就是男儿作健向沙场,很像李太白的侠客行,

这也正常,毕竟黄景仁可是老李的忠实粉丝。

送给洪亮吉,赵轩想着应该是想表达,让对方不要灰心,也就四十岁,咱还年轻着呢。

不过这个洪亮吉,是个有名的嘴炮王者,官没当几天,就开始找刺激了。

他上书嘉庆道:“数十年来,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

由所遭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以定衣钵相承牢结而不可解……士大夫渐不顾廉耻,……”

直接戳中了嘉庆的痛处。

其实说来,嘉庆还不错,从勤政的角度看,他比乾隆要好。

但此人性稍弱,又信奉康熙时的宽松管理政策,殊不知,国情已不同。

洪亮吉此话,如果放在雍正时期,就算说的很对,但估计也是人头喂了狗,

但嘉庆没有,他连兵部大印丢了一事,都可以轻轻放过更别说被大臣刺了几句,当然洪亮吉毕竟是汉臣,

所以还是受到了惩戒,然后就被发配到了新疆,时间不长,也就百日,嘉庆居然又想起他来,把他给召回了。

……

ps:这章写的太爽,一时没刹住车,写了一章四不像。

删了重写,又有点舍不得,好在番茄不需要订阅钱,否则山峰就罪过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