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看不准(第2 / 4页)
“是个好物件,典型的大器小做,而且做工精湛,这种文人炉往后空间肯定会越来越大。
卢叔,您花了多少钱收来的?”
卢掌柜畅快一笑道:“1200块,价格稍贵了些。”
这话听似谦逊,但结合面部表情和语气,那就分明是炫耀了。
当然,玩古玩的都是这德性,自己捡了漏,总会假惺惺的告诉别人,自己是吃了亏,
当时如果如何如何说,价格还能下落些。
赵轩笑着捧了一句:“您这是捡了大漏啊。”
这个炉现在出手的话,价格估计也没到万,但若是八千,赵轩都会花钱收下。
炉作为收藏的大热门,在杂项中,除了文房器,它的升值空间最大。
“小轩,给断个代。”
赵轩赶忙摇头道:“您几位先生在,这是考我呢,我可不说。”
刘叔伸手在他的肩上轻拍一下,说他现在没以前好玩了,一点都不老实。
“说说你的看法,我们也在争论。”
孙掌柜接口道。
“你卢叔说是清早,我和你刘叔看到了清中,你看到什么时候?”
赵轩搪塞了一句看不准,再问还是这句话。
他要说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在打在座几人的脸了。
因为在他看来,这个炉壁与底厚度相当,清早中期还带着一部分明时期的铸炉风格,
所以多是底厚而壁薄,当然这是个延续慢慢变化的过程,
到清中时,底和壁的厚度已近相同,如果赵轩不是入手就有了感觉,他也会觉得这是清中期的。
还有就是款,明末清初重意,而清往后重法,书写细腻规整。
眼前这一款,可以清晰看到部分民国时期炉的影子,所以在赵轩看来,这是典型的清晚期制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