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越来越有趣了(第3 / 4页)
虽是篆书,却在字中看到真、草、隶的行文特点,书法用笔厚重中不乏机巧遒逸,还真带着北魏碑贴的风格。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不同之处。
一是款,好像是与书文并非同一人所写,运墨浓淡、笔意转折完全不同,且书法流畅上也略不如,倒像是有人硬添上去的。
其二卷书内容相较赵之谦的篆书,似乎更洒脱些,也更烂漫活泼。
他再度轻叹一口气,这幅作品不仔细看,就算他眼中有异能,也必是打眼的结果。
因为所仿者与被仿人的年代相隔并不远,从纸张上很难看出问题来。
又看一眼,确定自己所断定无误,他开始写道:
‘清赵之谦篆书天授轴,鉴定为仿,其中勒平二字,可见一斑,推断为老缶先生所仿,后款则为后人所添,非吴先生亲笔。’
写完后,他的目光又落在了第二副卷轴上。
在姑娘的协助下打开,看到落款他再度一愕,还有这么玩的。
旁边的小卡片上写着:吴昌硕珊瑚枝傲梅图。
这一幅画保存的极好,画面淡黄,此为纸张本色,一粗壮树干,
自半高处,突然延伸出几枝红梅,初看突兀,细看惊奇。
整幅画以气为帅,统于笔墨,气局布势,虚实流走,又续明时期画风,带着一股拙意,厚重之味甚浓。
再看落款:甲子元宵后数日,八十一翁吴昌硕老缶。
作为刻印大家,吴昌硕的画,自是少不了钤印,此幅画钤印有四,
落款处有二,分别为隶书印:吴俊之印、仓硕,画左右下角各一印,隶书印:缶主人、仓硕。
赵轩落笔写道:
‘吴昌硕珊瑚枝傲梅图,鉴定为真,字画皆系老缶亲手,厚重尤甚,应系晚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