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苗历新年(第3 / 4页)
“好漂亮呀!”
“昨天发生的事忘了啊”顾浅乔不知什么时候醒了,也站在窗口朝外望着,两人同时说。
还没有欣赏多久,村长就过来邀请我们参加打糍粑的活动。
大家将昨天泡好的糯米过滤掉水份,在等待过滤这段时间开始洗锅烧水,待水滚后放入专门的蒸糯米的木桶,看到热气从桶中穿过,立马将糯米一点一点放入。
听村民说蒸糯米可是一个技术活儿,如果把握不好糯米就很难蒸熟,因此,糯米要一点一点的放进木桶中,先将糯米放至木桶的四分之一处,待蒸汽从放在木桶里的糯米上面涌出,就可以再放一层糯米,依此类推,直到把木桶装满。假如一开始就把糯米装满桶的话,这样放在木桶上面的糯米就很难蒸熟,所以只能一层一层的放。
不多久,糯米就被蒸熟,放入了石臼中,村长选择了村长里几个身强力壮的开始打,于是他们拿着木槌,此起彼伏的你一棒我一锤的在石日里不断敲打着糯米。
糍粑打好后,院子里弥漫着大米的香味儿,繁星在村民的指导下开始给糍粑抹茶油,这一步可以将糍粑转移到盆中。
接下来不费力气的揉糍粑的活儿便是女孩儿们的呢,小孩子则在旁边玩耍,捏糍粑共分三步,先用一只手把糍粑捏出来,再用另一只手快速的把糍粑拧断,扯出来,把糍粑捏成扁圆状,糍粑的雏形便完成了,最后将一个个圆圆的小糍粑团放满木板,立马将旁边的木桌翻转过来压在糍粑上,由几个体重重点的村民爬到桌子或木板上去不断踩压。
几分钟后,我们将桌子掀开,
一个个圆圆的冒着热气的糍粑呈现在众人面前,在当地,论是新年,祭祖,修建房屋,对歌,招待贵宾,都有糍粑的身影。
大约下午两三点,我们被一户村民邀请回家,沉浸式体验特有的新年仪式,男人负责杀鸡烧肉,女孩儿负责淘米煮饭。
年饭做好之后,小孩儿们首先在正屋神台点了一盏灯,又分别在神台、房柱、灶、猪圈、鸡圈等处插香烧纸。
待祭祖结束,天也擦黑,周遭响起僻里啪啦的鞭炮声,火药味立马占领空气,耳边也是不绝如缕的笑声,忙了一天,终于可以吃上饭了,我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噜噜响。
小良也是,小良是户主的小女儿,大概五六岁穿着当地特有的服饰,头戴银冠,脖子挂着银项圈,走起路来叮叮当当,声音配合着小孩子的轻快的步伐,尤其悦耳。
我和小良手拉手坐在顾浅乔正对面,小良的两个哥哥分别坐在父母身边,爷爷奶奶嘎公嘎婆(外公外婆)坐在主位,年夜饭正式开始,竟然没想到,第一遭是劝酒。
女主人穿着盛重,端着酒杯一边向繁星走去,一边唱着:
美酒敬给你,不喝你莫来!
敬你一杯酒,祝君发大财!
请你举起杯,千杯多痛快!
敬君两杯酒,财源滚滚来!
请你举起杯,痛饮多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