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不能不要工钱(第2 / 4页)
再加上,他听劝。
看杜轩如此听话,李纲的心情也好了不少,拉着杜轩就开始给他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各种典籍招手就来,非常的流利。
顺带着,中间还带着考教,比如询问杜轩对某件事的理解等等。
这种考教方式让杜轩感觉到累,但又必须认认真真的回答。
对于这种教书育人出身的老先生,大儒,你尽量不要去反驳,去努力回复即可,他说你错了,你就认真的听着。
哦,杜轩想起来了,他没怎么被说错过。
因为他听话。
李纲越是考教杜轩越是觉得这个孩子真不错。
思想有点偏颇,但他给出的做事方法,都是认真向善的,都是以救世为主。
同时,他还能从杜轩的言语中确认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能确认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杜轩直白的告诉他,做这些好事的好处。
杜轩直白的分析出做每一件事能获得的利益,以及后续好处等等。
就像杜轩告诉李纲,他们接下来开设养殖场的好处,安抚了退役军人,安抚了老将,帮陛下解决了问题,他和杜家则获得了名声。
一举多得,为什么不做呢。
而他付出的,只有管理上的精力和劁猪技术而已。
这就很简单。
对于杜轩理智的分析,李纲很满意。
在这个时代,看的主要是论迹不论心。
他能落在实处上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