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思想与能力的较量(第1 / 2页)
句吾料到他会嘲讽自己,反而动情道:“你知道吗?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有多难吗?没有光鲜,没有靓丽,没有人捧场,也没有人在乎。只有独自一人守着传统、宗旨,孤独的守望。以为每一点星光,每一片月光,每一盏灯光,哪怕是水中的反光,都是照向自己的。但那又怎样?照样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我还是我,他们还是他们。我并没有使用真人的能力,来对付那些农民,只是不过是耍了一点小手段,又没有伤他们性命。顶多是伤了他们的情感,这也只不过是,让他们认清现实。”
祝艺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感受,道:“你说的,或许是真的。不过,忍受不了寂寞,就不要加入;加入了,就不要怕寂寞。你敢说,你没有用能力和认知上的自信,来欺压他们吗?因为这是形的,看不到的,所以就想忽略掉。你缘故,给他们平平奇的生活,添了多少波澜?害得他们不容于他人、要背井离乡,难道你就没有一丝愧疚吗?他们奈何不了你,你就应该心安理得吗?”
句吾奈的一笑,道:“不愧是礼宗,我的肺腑之言,都被你驳的体完肤。你不知道当年,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你们。就因为你们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将我们说的一是处。不愿意起纷争的我们,只好躲得远远的。没想到我刚冒个尖,你就找上门来了。”
祝艺道:“我非有意来寻衅,只是你丢了真人的准则。从你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是卜艰、卜珩呢?他们又做了什么?我不反对你往上面爬,你却抢他们的饭碗,诱惑了卜珩,还将她抛弃了。”
句吾道:“我并没有想抛弃他们,我想上升,必须要踩着他们。我既不甘心与他们为伍,又不得不与他们为伍;谁让我们的宗义,就是与他们为伍呢!
我想,等我事成之后再来补偿他们。相比于我的妻子和老丈人,我觉得他们还有点人味。”
祝艺道:“那好啊,你现在已经成功了,什么都是你的了。你现在就去补偿他们吧!卜珩已经为你流产一次,现在就去娶了她。”
句吾惊道:“卜妹,真的怀了我的孩子?我一点也不知道啊,他来找过我吗?那只母老虎和老丈人看的我很紧,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哪有闲暇去见外人!”
祝艺将信将疑,犯傻道:“那你去恳求卜珩的原谅,将你的苦衷告诉她,从此和他安心过日子,这样的结局也很好。”
句吾道:“我已经娶了别人,都行过大礼了。我每月都给她送钱,让她衣食忧。对于农民来说,这已经相当不了!她若不满意,我另外给他们找个好住处,给他们更多的钱。”
祝艺这时心里跟明镜似的,道:“说到底,你还是不情愿,你刚才所说的,就是狡辩!”
句吾急忙道:“这位仁兄,你若不来,谁又知道我的事呢?如果你就此离开,这果园的财富,我分你一半,对你、对我、对大家都有好处,是不是?
我们农山宗,就剩我一个人,我也有传宗、传法的职责。我再悄悄寻觅几个传人,我们农山宗不但得到了传承,而且有钱财去发扬光大。财势、依靠,谁愿意跟你呀?
农山宗法高高在上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我们的思想和宗旨上,什么'靠自己双手劳动所得,才最真实的',什么'安心、莫贪才是最重要`,什么`安贫乐道,才是生命的意义`……只不过用这些宗旨,来安慰我们的能!
别人在若其事的交谈中,就能掌握别人的命运;在举手投足间,就拥有大量的钱财。而我们只会发呆。别人过的有滋有味,我们只能看着;别人吃喝玩乐,我们只能羡慕着。却还要装作一切与自己关。
我亲眼目睹了我老师,在一贫如洗中死去。冰冷的尸体,连一具棺材都没有,任凭蝼蚁啃食!我遵守老师的遗言:三念不改师之志。三年后,我才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之前赫老板也来过,我劝退了他。现在你又来横插一脚,何必呢?
我们也是第一次见面,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不好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你来说,又有什么损失呢?你若为卜家兄妹鸣不平,我以后加倍善待他们,不就得了?你的钱一分不缺给你,你看怎么样?”
祝艺认为他说的也有点道理,不过想用钱来收买自己,不禁有点怒气。祝艺尽量用平稳的口气,试探道:“这样确实很好。只是你刚才说的话,都被你妻子听去了。我刚才并没有杀她,只是将她踹在泥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