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归途(第1 / 3页)
从家里到客运汽车站,大概有七八十公里的路程。原本是不需要这么远,可是可以照看这俩兔崽子的老乡发车地点是在在罗州的隔壁桂平市。
家里到罗州城,一路上都是坑洼的土路。人坐在摩托车,像是在坐着轿子,一晃一晃的。下雨天,从家里出来的土路就会被轧的体完肤,有时候泥泞不堪的土路会把摩托车逼到土路边沿,因为边沿长了一些小草,可以稳固路面。天晴的时候,被倾轧的土路干了,随后便会留下很深的车辙印。论是下雨天还是天晴,这一段都不好走。
可是在陈舜励看来,这是一段惊险又刺激路程。陈舜励喜欢在摩托车上晃来晃去。有一次父亲带着他上学,由于路滑差点摔倒在地。那时,陈舜励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里去了。
陈舜励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幕幕,都随着现在摩托车的奔驰而消失。陈舜励再也见不到家边上的鱼塘,那是陈舜励跟他哥游泳比赛地方,也是他们捉弄鸭子的地方;陈舜励再也品尝不到路边荔枝林里青涩荔枝的酸甜味,那是他左顾右盼冒雨溜进去偷摘,留下忐忑不安的地方。
陈舜励再也体验不到捡漏菜田瓜果快乐;再也吃不到菜市场里的荷叶包裹的糯米鸡……一切在这里获得的快乐都将随着一路的烟尘而消失殆尽。
陈舜励曾想过在家的生活,可是对于一个孩子,会有什么不同呢?陈舜励只是想想,可是也想不到什么,他只是对未知快乐的憧憬。那种对未知的期待和兴奋,让陈舜励忘记了离别的痛苦。对于小孩子,再深刻的事,转身以后都会是过眼云烟。
陈舜励对于未知,就是那种遇到老虎首先感觉到的不是害怕,而是兴奋。古语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可是当陈舜励到达了路边的客车时,他反而胆怯起来。
父亲陈爱华在客车另一侧与一位身材中等,长方形脸型的男子交谈着。陈舜励知道,这位男子就是父亲说的老乡周树仁叔叔。
骑行在路上,当进入桂平市时,父亲一路上介绍了这位同村老乡。“周树仁叔叔为人是挺和善的,他是市区人。”
“市区人?”陈舜宇有些想不明白,他为啥做这工作。
“那你怎么跟他认识呀?”陈舜励也有些不解。
“他丈母娘家是跟我们同村的。那个施小兰,你们认识吗?就住在村东角边上。跟我们村会计朱明跃是亲戚关系。”
“噢!原来是这样!”兄弟俩异口同声说道。
“城里人?他为什么做这工作?”陈舜宇想到城里人不是有钱人吗?可是这工作不符合他身份呀!父亲曾讲过,跟车是很辛苦的。
“城里人也要生活呀!严格来说他是城里边上的,算是乡下人。跟我们差不多。”父亲解释道。
“你们回家要好好读书吗?不好好学习,将来也一样!”父亲严肃而又戏谑地补充道。
“要!”兄弟俩再一次异口同声回答着。
“前面再过十来公里就到了,到了以后见到周树仁叔叔记得要礼貌!叫声叔叔好!”父亲生怕兄弟俩忘了。
“好的。”兄弟俩看着路边陌生风景,漫不经心回答道。
“还有!身上的十块钱自己放好!妈妈不是给你内裤缝补了内袋?放那了,就不要拿出来,也不要摸来摸去!省的钱丢掉了!”
“噢!”
“还有,在车上不要乱跑,不要影响别人休息!车上到饭点可以下车吃饭,钱到时候我会交给周叔叔,饿了的话,自己面包拿来吃。哦!还有一点,忘了说了!下车上厕所要跟周叔叔说下,免得你光撒尿,车开走了!这样的话,你们就是孤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