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抑郁症(第1 / 2页)
抑郁症是一种世界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伴随着躯体症状等。在一般人认知里,抑郁离我们很遥远,那些抑郁症患者最多在网络或是新闻媒体中看到。在现实中,我们似乎很难遇到。每一天遇见的人,大脑都在告诉我们,他们是正常的。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似乎只有在医院里的求医的人才是病人。可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2022年10月10日是第3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全球现有精神心理问题患者超过4亿,约每20个人就有一个存在精神心理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介绍,“目前我国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已达17%。
此外焦虑症和躁郁症也值得重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中,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在2019年全球有3.01亿焦虑症患者,其中包括5800万儿童和青少年。焦虑症是过度恐惧和担忧以及相关的行为紊乱。
躁郁症又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症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当躁狂症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而当抑郁发作时,患者又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2019年,全球4000万人患有躁郁症。双相障碍患者有交替的抑郁和躁狂发作期,这是比抑郁症更进一步的症状表现。
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论在全世界还是在中国,都有庞大的患者群体。2019年,全球近10亿人(包括全球14%的青少年)患有精神障碍。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大多数却未曾察觉。在人的一生之中的各个阶段,只要有了自我意识,生活就有可能使你慢慢陷进抑郁的漩涡中。抑郁就像一粒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根发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抑郁的声势如此浩大,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席卷而来。可是尴尬的是,事到如今我们对抑郁症的病因却依然不是很清晰,只是知道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参与了抑郁发病过程。有幸的是《抑郁的痕迹这本书给出了抑郁症等心理病症的解释,可以作为深入研究抑郁症等病症发病机理的垫脚石。
抑郁之所以很难治愈,是因为抑制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多向性的,而且这些多向性是如同树根那样盘根节相互交织着。就好比一个人的心上了一把锁,也许花点时间就可以解开;可是如果说一个人的心上了千把锁,这就很难解开了。更糟糕的是,当锁与锁会产生协同效应,增强锁的功效,那么可以想象抑郁症是有多顽固。
抑郁症其实在病症系统焦虑阶段,就可能会出现,只是症状可能比较轻。在那个阶段,感受到的最多是社恐、焦虑等症状。当抑郁病症系统来到强迫阶段,个体的精神防御机制的开启是到达了顶峰。这个阶段也不一定会出现强迫症,只是说强迫症容易在写阶段出现。在这个阶段,程度性心理能量是达到最大。到了这个阶段,抑郁症基本就出现了,并且已经发育到一定程度了。
到了病症系统抑郁阶段,抑郁症是最为突出的特征。其实从病症系统开始,人的认知开始慢慢出现扭曲,人的道德关系原则开始慢慢变得过于强大,人的情感负面程度加深。
我们可以想象认知上的扭曲所带来的愤怒、恐惧等情绪,过度的道德关系原则带来的道德审判引发人的恐惧以及自我惩罚等,消极情感的不断累积而产生的各种恐惧、愤怒、焦虑等。整个精神世界就像是地球初始形成的,到处是火山喷发,岩浆涌流,电闪雷鸣,空气都是充满有毒气体。
而看看我们正常状态下的人们,地球上气候稳定有秩序,大地上万物勃勃生机,大海里鱼群在肆意潜游,天空中鸟儿在自由翱翔。这完全是两幅不同的画面。
在这个阶段,抑郁症状已经是全面体现出来,人的生存环境也是最为恶劣的。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要忘了,个体始终是跟环境存在交互的。我们社会追求的效率和结果;我们的刻板印象把抑郁病症患者们视为正常状态的人;我们都会按照正常状态的人去要求抑郁症患者们。可是我们又不知道抑郁症患者们的以镜像环境为中心的精神世界是处于怎么样的狂风暴雨中。
我们能够看出人的病症表现与社会环境要求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也就是说抑郁症的人是不适应社会生活,这种不适应所带来的大量消极情感,大量道德负担,大量认知冲突都会是使抑郁症患者们熔岩涌流、电闪雷鸣、风雨飘摇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惨烈,症状也会随之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