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抑郁的痕迹 > 第25章 强迫症

第25章 强迫症(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病症系统中的强迫阶段,惊恐、焦虑、压抑或者否定情感等消极情感已堆积到一定程度,此时大脑启动的精神防御机制会因为消极情感的累积而强度增强。随着精神防御机制的开启,个体慢慢进入了一个高压收拢状态。

如果说病症系统焦虑阶段只是产生抑郁的营养元素,那么病症系统强迫阶段,这些营养元素已经被含羞草吸收加工,叶子从原本的舒张状态转为收拢状态。而且这个时候收拢是强度比较大的,意味着个体的精神世界开始逐渐进入高温高压状态。个体能够感觉到精神的高度紧张力。

精神元素理论中的情感元素是一种心理能量。它不仅仅包括消极情感而且还包括原始的性冲动。病症系统强迫阶段,一方面是因为消极情感累积。因为消极情感是带有心理能量的,所以累积的结果就是心理能量增强。在这阶段,情感的排斥、对抗相对于病症系统焦虑阶段来说更加强烈的,情绪化更加严重。害怕、焦虑也在加重并且进一步泛化。因为情感的排斥、害怕、焦虑等消极情感在加重且泛化,使得个体的精神世界出现自我包裹形态。

病症系统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精神防御机制使得原本累积的心理能量变得更强大。我们知道,对消极情感的精神防御,个体只会产生更多的消极情感,从而使得情感的对抗力度与害怕、焦虑等消极情感在加深加重且辐射到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以上两种增强的心理能量是强迫症的形成的基础。

如此前说过的,一个人的行为,并非只是当前我们看到的某一个因素推动的。而是背后还有几个我们看不到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古人说眼见为实,可是我们要清楚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就是因为人的行为是有稳固的心理基础。某个人的行为习惯,性格特征都是好多个因素融为一体的结果。不仅如此,一个人的行为还有时空的加强联系,因为某个行为是会在时间和空间上会反复出现或者类似行为会反复出现。

如果要修正某种习惯,那么首先要知道一个行为背后的所有因素,并对每个因素都进行澄清解释,而且还要找到时空上的类似行为去解除封印。这样一个人的行为才会被消除。

强迫症也是一样,也是多因素融为一体的行为。与一般性格习惯不同的是,强迫症是有一股程度性的心理能量加持着。如果学过物理化学,我们会听到过一个词,叫做应力。应力是指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应力集中容易使物体发生破裂。

我们可以用精神应力来描述这种多因素融为一体的精神现象。应力就是人比较脆弱的精神防御力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习惯。这里的脆弱指的是潜意识的蓄水池的情感元素容易冲破这层脆弱使得人的思维和行为得到表达。就好比一条河沿岸的河堤,一般情况下,河堤是稳固的,但是在某个点是存在脆弱的情况。一旦突发洪水,脆弱的地方往往被冲垮。

强迫症会以哪种形式发生,就是取决于人的精神应力在哪个点。但是强迫症的基础元素是不会变的,惊恐等消极情感、精神防御机制。有些强迫症会反复关门,这里大概就有惊恐,担忧、原始本能性冲动、情感对抗、自我惩罚等因素。至于为什么强迫症患者选择开门,可能需要在该患者的具体经历中去找或者说门对于该患者有什么含义。我们可以思考,这门为什么会被选择,为什么这门让该患者精神防御力是相对较弱的。

强迫症还有一种就是因为害怕、焦虑等消极情感影响下,个体因回避或者转移等防御需要从而养成的行为习惯。该强迫症与前面所说的强迫症不同的是,这种强迫症是程度性心理能量与因为防御需要在日积月累中养成的习惯相结合。

如果说前一种精神应力是一种欲望型强迫症,那么第二种就是习惯性强迫症。但是论哪种强迫症,机理都是差不多。两种都是因为程度性心理能量融入,不同的是表达路径不一样。欲望型的强迫症是由内而外冲破精神力相对脆弱地方。习惯性强迫症是主要由镜像环境的压力,从而使个体寻找回避压力的途径,由外到内传导养成习惯。这两种强迫症其实是一个体现因,一个体现果。

强迫症是如何发生的呢?当个体进入了病症系统焦虑阶段,焦虑症、社恐症等病症开始出现。此时个体已经表现出了对环境敏感、多想(多疑)、回避、焦虑、惊恐、自卑、情感冷漠(情感排斥)、道德感过强等症状。

此外,有些孩子在情绪垃圾宣泄的家人的误解或是端责骂,会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追求公平正义。有些孩子或是因为自己受到道德审判时,激起强烈的自尊心等。消极的行为发生会产生消极情感,同时消极行为也会激发与之相反的积极情感。同样的积极行为也会产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正如我们古人哲学思想讲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这些症状在精神防御机制下,惊恐、焦虑,回避等收缩性心理能量就会被强化。自尊心、愤怒等扩张性心理能量也被强化。个体一方面会打压排斥那个被否定的自己,一方面会拔高那个被自己肯定的自己。

我们可以看到到了这个阶段,打压排挤那个被否定的自己与收缩性心理能量融合,被沉在海底,囚禁在海底。而自尊心、愤怒等扩张性心理能量与拔高那个被肯定的自己融合,形成了展示于生活环境面前的人。

这个人就是我们看到的高度自尊心,情绪高亢,所不能的自己。这个自己其实又是弱不禁风的纸老虎,因为那个被否定的自己的影子依然影响着这个所不能的完美自己。从而使得这个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完美又没那么完美。

病症系统强迫阶段,使得个体的高傲、高自尊心、高自信、所不能不断被抬高。而那些自卑、自我否定的被囚禁在海底的自己也不断被踩压。这两个同时发生的过程都是通过程度性心理能量在推动。而这这是双相情感障碍的起源。

在这过程中,个体的精神防御机制使得已经累积的消极情感变得更多。自卑进一步发展成自我排斥,自我惩罚。焦虑使得人面部表情生硬,心慌加剧,害怕进一步发展成被害,妄害。回避的行为更加明显,快速。人的冷漠会变得更加高冷,如同仙人一样仙气飘飘,不食人间烟火。所有的症状都在进一步发展,使人与环境进一步隔绝。

接着,人对环境敏感也进一步加剧,人变得更加焦虑,那种被妄害的情绪在加大。个体已经放大了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是自己在原本恐惧基础上,通过精神防御机制制造出来的。最后在程度性心理能量融入下,人就会因为极度不安的压迫下(惊恐、妄害),自身的极度不确信(自卑、自我否定),原始性冲动等加持下,人就会产生一种重复性行为。

因为不安,人就会反复确认。因为不自信,人也会反复确认。因为原始性冲动的性吸引,也会像黑洞一样被卷进,类似沉迷不能自拔。当然道德、情感排斥等精神元素也在起着作用,道德加剧不安,情感排斥的强度、自我惩罚的力度也类似性吸引,加剧着强迫症行为的不可控制。不安、不确信强调的是强迫症的反复性。原始性冲动、情感排斥力度等强调的是强迫症的不可控制性。

病症系统的强迫阶段,就好像计算机在试图解决某种运算,而这种运算又差不多或是超过了计算机本身的运算能力的极限。于是计算机就会加大功率去试图运算。我们可以听到机箱里那种竭力的声音,这就是程度性心理能量的声音,也是病症系统强迫阶段中强迫的声音。

强迫症如何治愈?关键还是得找到精神应力,然后把背后的各个因素找到去澄清,修正。这是在个体处在安全的环境的前提下。一个人的情感经历了拒绝、排斥、冷漠(空白)、高冷、不食人间烟火,然后冰封整个世界,如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慢慢被冰冻。因为在不安全前提下,自我冰冻是一种自我保护。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事是首先解冻,恢复安全感,然后再去寻找精神应力。情感枯竭的人,就是被自己冰冻的人,自己是没法做到任何事。

病症系统强迫阶段,对于个体来说其实症状已经比较重了。但是这还不是人类可以承受的极限。病症系统的抑郁阶段才会考验一个人的承受力。抑郁阶段,是说该阶段以抑郁为突出特征。抑郁在之前阶段也有可能存在。

我们可以理解为机箱竭力的声音已经尝试过了,计算机还是运算不出来结果。此时,精神防御机制已经失去了效果。精神防御机制帮倒忙,使得个体的精神世界陷入高温高压、水深火热之种。这个时候个体能够感受到自己脑袋是沉重的,有个石头压在心头。这种用意志的努力去挤压自己,好像是让自己的精神密度不断变大,最后抵挡住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也预防或是防御生活环境的对自己伤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