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抑郁症状的系统性(第1 / 2页)
我们通常听到抑郁症、社恐症、焦虑症、强迫症、躁郁症等。我们会很疑惑,精神心理病症为啥会这么多。光听这些名字就能够感觉到人精神心理的复杂性,这疑放大了病症患者们的焦虑。特别是对于抑郁症,我们通常印象是当前对于该病症的机理还不明晰,治愈难度大。这会更觉心理病症深不可测。我们是如何去把握这些病症的实质呢?这是我们首先需要理清的。
以抑郁症为例,抑郁症只是一种病症描述,它主要通过对抑郁症患者们的外在表现来定义。抑郁症只是一种对症状结果的描述。其他躁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病症也是一样,都是通过你看到的,你感受到的等外在表现来确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有的概念都是我们人为去赋予,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病症。每个心理病症都是以某方面较为突出特征去定义的。我们通常是从抑郁病症现象去试图把握抑郁症的本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心理症状是通过外在观察、内在感受,以某种突出特征来定义各种心理病症。
事实上,这种方式确实有助于分门别类去命名,能够让人比较清晰的识别出自己所患的病症。可是它也有不足,那就是对于抑郁病症的内在机理探讨来说是没有帮助。甚至还会产生混淆。
我们单从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等各种病症来看,很容易误以为它们是风牛马不相及,因为是我们给它们分门别类去下定义。既然是单独的病类,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这些心理病症肯定是不一样。这也是人们从有着刻板印象的生物结构为基础去认知事物的结果。
这是人们一个常识性的误区。我们忘记了,人的精神心理世界是一个系统。所有的心理病症其实都是处于这个系统之中,也就是有各个心理病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割裂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这如同我们刻板印象一样,也是大脑生物结构所决定的。什么是大脑神经网络?这些心理病症就是体现。
心理病症是具有系统性的。某种具体病症的出现可能是因为这些病症发生时间,程度以及个体经验和经历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出现了以这种病症为特征的结果。可是以这种特征为结果,在抑郁症患者们的世界里,我们其实都有可能看到焦虑症、强迫症等影子。在这个系统里,我们会有以一种或者几种病症特征出现在精神世界中,而其他病症次之伴随的情况。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躁郁症等心理病症,其实是在一个精神系统里可以共存着。在这个精神系统里,根据个体身处的环境不同和个人认知、道德、情感水平等不同,这些病症会因时间而处在不同的的发育阶段。当这些病症发育到能够严重影响到人的生活状态,引起人的身心失衡,就会以相应的病症出现。而其他还未发育完全的病症大都是一种伴随病症出现,它们可能很轻微,或者已经融入到出现的主要病症中。
通常来说,在同一个精神系统里,社恐症、焦虑症是初级阶段的病症,强迫症是中级阶段病症,抑郁症是后期综合性病症,躁郁症大都是抑郁症的进一步发育,精神分裂症大都是躁郁症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实在这个精神系统里,这些病症是具有连续性的,相互交织着,最后构成一幅精神世界动态图。这些病症就像是在同一夏天时间截面里,发育不均衡的不同水果。例如夏天到了,桃子熟了,可是苹果、橘子要到秋天。
抑郁症作为在精神系统里处于后期阶段的病症。那么各种病症其实都是发育比较完全,如果说环境能够促使其发育的话。我们会发现,抑郁症患者们出现的症状是建立在初级阶段或是中级阶段病症的基础上的形成的。
个体会因为环境的不同,首先触发某种初级阶段病症形成,如社恐症、焦虑症等。在初级阶段,扩张性心理能量、收缩性心理能量、便开始存在。社恐症是收缩性心理能量在推动着病症的发生发展,焦虑症是精神防御之后产生的伴随症状,类似给人警告。
然后再在初级病症的基础上,大脑启动精神防御机制产生消极情感进而使病症进一步发展。通过精神防御机制的启动,中性心理能量也开始慢慢登入精神世界。
此时,不仅是病症进一步发展,而且程度也会进一步加重。中级阶段的强迫症就是程度加重的代表。强迫症这个概念我们就能看出,这种压迫的程度。强迫症我们的理解是一个人会去反复做一件事。其实强迫症是基于中性心理能量分别与扩张性心理能量和收缩性心理能量融合形成加强版扩张性性心理能量——‘强’与加强版收缩性心理能量——‘迫’的结果。
随着时间进一步推进,焦虑症、社恐症等这些病症发育成熟后,如果条件合适,强迫症也会逐渐形成。强迫症的形成一方面会加重症状,例如会让害怕的人更害怕,愤怒的人更愤怒,焦虑的人更加焦虑等。另一方面,这种中性心理能量(程度性心理能量)加强了个体的精神屏障,来保护稳固个体的精神世界不至于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