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抑郁的痕迹 > 第16章 能量单元——词汇的分类

第16章 能量单元——词汇的分类(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道’是是物质运动的能量源头。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提到的‘力比多’,是关于人一切心理活动的能量来源。在精神元素理论中,潜意识蓄水池里存在的性本能冲动和一切不合理的欲望等,都可以归结为情感或者说通过情感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情感蕴含着人心理能量,是人一切心理与行为的动力源。

在本书中,‘道’是从哲学角度理解宇宙万物运动的能量,精神结构理论中潜意识跟精神元素理论中情感指的是人的能量,性本能冲动是人具体与性有关的能量。从道、情感、力比多的描述对象是越来越小。三个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的概念去表示相同的一个规律,只不过是对象主体不同而已。

道可以是总能量,也可以是能量单元。好比说海水(道)、杯里水(情感)、水分子(力比多),三者说的都是水(道)。

从我们出生开始,虽然我们的精神世界还未形成,但是我们感官已经开始接受来自环境的刺激。论是声音、语言、触觉、味觉等,最后都会成为信息进入大脑。从我们后来的表现看,我们的表情就已经把信号分类了,一种扩张性信息,一种是收缩性信息,一种是中性信息。我们的笑是扩张性信息;哭是收缩性信息;我们的安静状态是中性信息。这些都是物质能量作用结果。

当我们能够把握语言,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词语其实也是按着这样一种结果分类着。大脑生物进化追求的高效节能性,使得大脑按照神经脑路集束式运作,具体体现就是相似相溶。相似的属性词汇吸纳进来,共用一条脑路或者同一区域脑路,有助于大脑在空间和效率上更优化。同一条或是同区域脑路信息,意味着这类信息的属性是一样的。

我们按照婴幼儿的对环境的三种反应分别得到的就是扩张性词汇,收缩性词汇,中性词汇(平衡性词汇)。有些词汇是附带心理能量的,有些词汇是不附带能量的。

一个词汇有没有附带能量,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性本能的冲动(力比多)。具有性本能冲动的词汇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心理能量,另一种是程度性心理能量。扩张性心理能量是由内向外生发的,具有外指性。例如,自信就是由内而外的,如同一粒种子一样破土而出。

收缩性词汇的心理能量来自于一些消极情感和一些本能。一些消极情感主要是恐惧、惊慌、羞愧等,一些本能指的也是恐惧等。收缩性词汇具有内指性,是由外往内挤压的。例如李四害怕地蜷缩在墙角。还有一些虽属于消极情感,但是它却是属于扩张性心理能量,例如愤怒、情绪、激动等。

中性词汇的心理能量来自于性本能冲动的程度性心理能量。程度性是表征一种力道,就是说这个词没有扩张性,也没有收缩性,但是它也可以存储心理能量。例如,意志、坚持等词汇。

以上,我们提到的都是具有心理能量的词汇。在精神世界中,也存在着不具有心理能量的词汇,这就是关于客观性的词汇。例如,正方形、长宽高等。我们感觉不到心理能量的存在。

客观性的词只是用来描述客观人和事物或是自然规律等,这些词的作用就是能使人精神变得放松,心理变得安宁的作用。例如,这山很美,这水很清,这海很蓝。我们听了是不是就会觉得很解压,心里很宁静?

原理在于这些词不具有心理能量。我们日常听的催眠曲,佛经等都是没有心理能量的词汇,所以它们让人很放松,有时还能帮助失眠的人入睡。

不具有心理能量的词汇能够净化人的精神世界,好似能给人疗伤,这跟人的植物神经系统的某些作用类似。而带有心理能量的词汇,则是能够使人血脉偾张,精神压力陡增,从而使人具有了攻击能力。

这种解释印证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中求生本能和求死本能的现实生活中是存在。求生本能是向外攻击,获得生存,这是具有外指引性的扩张性心理能量在推动。求死本能则是具有内指性的收缩性心理能量在推动。

而中性心理能量则是在程度上加重扩张性心理能量和收缩性心理能量的作用,也就是说具中性心理能量能分别融合了扩张性心理能量和收缩性心理能量,并能有放大作用。

具有心理能量的有助于人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对于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词汇构成了我们精神世界中最小的能量单元,维持着人的精神世界的运转。

扩张性词汇、收缩性词汇、中性词汇分别与性本能冲动的性能量或是一些消极情感与本能融合时,我们就会得到扩张性心理能量(词汇)、收缩性心理能量(词汇)、中性心理能量(词汇)。反过来说就是这些词汇可以储存心理能量。我们可以说扩张性心理能量就是等同于扩张性心理词汇,因为这两者是融为一体的,词汇里有心理能量,心理能量里有词汇。这就是在前面都加了括号的原因。

我们之前提到过,性本能冲动是一种扩张性的性能量,这种扩张性的性能量会与相应的词汇(扩张性词汇和程度性词汇)会融合。不过,性本能的冲动是不具有收缩性能量的。具有收缩性是哪些消极情感和本能。这需要我们注意下。

扩张性心理能量主要在方向性和程度性有所体现。方向性扩张的心理能量(词汇)有自尊心、自信心、兴奋、骄傲、所不能等。程度性心理能量(词汇)即中性心理能量(词汇)有坚韧、意志、努力、偏执、反复、抑制、惩罚等。人的精神世界还有方向性收缩心理能量(词汇),例如恐惧、自卑、压抑等。这收缩性心理能量(词汇)主要是恐惧本能,和道德审判引起消极情感。

我们可以从上面看到,方向性扩张心理能量(词汇)表征的是亢奋、膨胀。方向性收缩心理能量(词汇)表征的是内敛、低落。这跟哪种心理病症很像?没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躁郁症。很多人说躁郁症不可治愈,其实是因为不清楚躁郁症是怎么来的。如果们知道躁郁症机理,躁郁症不需要吃药也是可以恢复的。

程度性心理能量(词汇)即中性心理能量(词汇)是体现在能量密集度上。它没有方向概念,只是给心理能量充能,加压、加码。从人的病症来说,就是加重心理病症,同时也是我们口中说的掉进黑洞感觉的由来。我们之所以被黑洞吸进去,就是因为这个程度性心理能量(中性心理能量)在不断持续高频释放能量的结果。如果想象成画面,我们能够看到脑电波在高度高频持续放电过程。

从我们出生开始,我想我们的大脑就已经有了正反义词的概念。如,我们看到母亲抱我们时候是喜欢还是厌恶,在情感上是接纳还是排斥等,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母子关系生活情境,通过一对反义词构建我们的认知关系基础。随着后面的长大,我们又在这对是否这对反义词基础不断去深化,去完整。同时也不断发育着关于强度认知。这种词汇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构造,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精神元素理论,认知、道德、情感、倾向性构成了我们精神世界的全部内容。倾向性是表征着人的精神世界的扩张和塌缩。而扩张性心理能量、收缩性心理能量、程度性心理能量是精神元素理论中倾向性这一元素的三只脚。正是这三只脚,支撑起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动态变化,也能够让我们用倾向性去衡量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