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精神防御机制2(第1 / 1页)
前一章提到了精神防御机制的运作机理。大脑是如何通过精神防御机制使自己卡壳了,同时给个体带来严重的心理症状。精神防御机制在其承受限度里,对人的生存是有积极意义。
不过,在生活中我们最好还是尽量地去少用精神防御机制。在一次本能的预警中,大脑产生的负面情感,我们就要去及时修正。我们也不要等到二次本能(开启第一次精神防御机制)还不去重视大脑反馈给我们的负面情感。等到大脑启动三次本能,人大概就会出现心理症状了。我们要懂得并重视大脑的本能给我们发出的警告信号。
精神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概念。精神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产生是自我受到超我(道德约束)、本我(性本能冲动和各种欲望等)和生活环境的压力时,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缓和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超我能够接受,本我能够满足,现实得到允许。
精神防御机制的形式分为五种,逃避性防御机制,自骗性防御机制,攻击性防御机制,代替性防御机制,建设性防御机制。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见一些精神防御机制。
逃避性防御机制是一种消极的应对模式,包括压抑,否认,退行,潜抑。压抑是人的一些经历所带来不愉快体验和不符合道德关系原则的性本能冲动和欲望,通过人有意识把它们排斥意识之外,压抑到潜意识里,以便个体有利于在当下环境中生存。例如遗忘,通过睡觉或者借酒消愁来帮助遗忘等。
否认是指人对个体的一些经历所带来的痛苦体验,不合理的欲望等,进行歪曲否认,好像没发生过一样。例如,李四不相信自己的宠物小狗去世了。
退行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遭遇重大挫折后,而产生退行性行为。具体的说就是,从成年人成熟的行为模式退化到他儿时的幼稚的行为模式。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人所经历的变故对于他来说是法承受,巨大的环境压力给他带来了极大恐惧。在巨大的恐惧面前,人当下成熟的人格结构法应对,大脑就会启动精神防御机制,转而去用儿时的幼稚人格去适应。潜意识里,大脑觉得儿时幼稚人格是不需要承担责任,也就需面对当下的恐惧。这在抑郁症患者们有时候也会出现,特别是症状比较严重患者们。
潜抑字面意思是潜意识下的压抑,也就是说在不知不觉过程中完成压抑的。其具体内涵指人把意识中不能接受的原始性冲动、不合理欲望,痛苦经历等,不知不觉地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以至于当事人不能察觉或回忆,以避免痛苦。潜抑跟前面提到过的压抑不同,压抑是有意识的压制。潜抑跟否认也不一样,潜抑是整件事都压抑,而否认是允许这件事存在,只不过加以歪曲之后。
自骗性防御机制是骗自己的防御机制。自骗性防御机制有反向,合理化,抵消,隔离,理想化,分裂六种情况。反向是表面上意思就是心想与口说或者行动上是相反的。反向是因为人的原始性冲动和不合理的欲望等,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关系原则或引起内心焦虑,而使人朝相反的途径表达。例如李四偷拿文具盒,心理受到道德审判而害怕,转而跟同学强烈谴责小偷小摸行为。
合理化指人意识地把人不合理的欲望,原始性冲动以及失败、痛苦的经历等,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使它们可以被意识所接受。如李四因不努力而考试不好,他把成绩差说成老师水平不够。前面提到过的酸葡萄心理也属于合理化精神防御机制。
抵消是指人用象征性的积极事件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件,以补偿其心理上的落差的一种精神防御机制。李四丢了一百块钱,心理很不愉快,可是回头一想破财消灾,李四便不难过了。
隔离是指人将一些不愉快经历事件与该事件部分事实或是该事件带来的消极情感隔离,以避免带来焦虑,痛苦体验等。之前提到过得在时间层面隔离的精神防御机制是不同的,在时间层面上是整个人的重点放在过去或未来。而这里的隔离是事件与消极情感的分离,症状比时间层面上的隔离轻的多。例如,一个人不会说与他感情很深的爷爷死了,而是会说仙逝。因为死,会给他带来痛苦。
理想化是指人会对某些人(包括自己)或某些事与物作过高的评价。这种高估,往往是将事实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从而导致使人脱离了现实。例如,李四被人打了这件事让自己愤愤不平,于是他就把自己想象的很强大,然后把那个人揍了一顿,李四以此来平衡内心。
分裂,是指人在生活中出现了与当下情境矛盾、不协调的行为表现。这主要体现在人格分裂上。分裂反映的是人的多面性。如李四成家了,对家人表现出慈爱一面,对上级表现出奉承阿谀一面,对下级表现出暴躁一面。
攻击性防御机制是指人因为自己或他人产生不快时,会把这份不快转移到其他对象上,以发泄不快感。攻击性防御机制有转移和投射两种。转移是指把别人带来不快,发泄到别人或是其他物体上。例如,上级领导骂了李四,李四骂了他下属。
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映射到别人或是事物上。在精神防御机制中的投射是指人主动地把自己一些不合理的想法欲望,消极情感,不快的经历,推卸他人或把自己的不快经历归咎于他人,从而使自己得到解脱。例如,一个孩子看了痞子李四一眼,李四认为是在嘲讽他,于是把他打了一顿。
代替性防御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通常情况下,代替性防御机制分为幻想和补偿两种。幻想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幻想去解决。前面提到的理想化也是幻想的一种。例如灰姑娘型的幻想即一位生活凄苦备受欺负的女孩,幻想着遇到白马王子来帮助她脱离困境。
补偿是指人在心理和生理功能存在缺陷,使个体法完成目的时,改用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成功来弥补这些缺陷,避免个体因功能缺陷导致失败而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不适,提高其自信心。例如,李四因体弱多病而时常自卑,后来他通过努力学习,在班上成绩获得第一而补偿了自卑感,提高了自信心。
建设性防御机制是从好的方面,具有建设性的角度去补偿。建设性防御机制分为认同和升华两种。认同是指人有选择性的对那些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能力的人或是团体产生尊崇或是倾慕,通过学习、模仿等方式将他人的态度、行为倾向等特长,并进行学习表达,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感和能力等,从而遮掩自己的不足。例如,狐假虎威。
升华是指人被压抑的,不合理的原始冲动或欲望通过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并使得个体得到满足。如同之前提到过的,潜意识蓄水池里的原始本能性冲动会通过伪装,绕过道德关系原则的稽核,进入到意识层。此时的性本能冲动可能变成了一种对艺术的执着,通过这种执着从而取得成就。例如,有性征服冲动的人,通过学习拳击或是摔跤方式来满足。
精神防御机制的很多形式,其实我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正是因为潜意识蓄水池里的情感元素的多样性,每个人的经历独特性,道德关系原则要求我们的理想唯一性等交织一起,才导致了人的心理行为五彩纷呈。
在下一章我们会提及性本能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的存在,是如何影响人的精神世界。讲到这,认识抑郁症等心理病症的心理学知识差不多都提到了。在后面,有了心理学知识的基础,我们可以从抑郁症这个暗能量——‘道’为起点去揭示它的运行机理。抑郁症是有两主条线相互交织进行着,一条是暗能量——‘道’,一条是光能量——‘精神世界’。只有把这两条线讲好,抑郁症才会显露它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