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抑郁的痕迹 > 第11章 情感

第11章 情感(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如果把情感比作是人精神世界的大海,那么人就是那大海上的船只。在人生航行中,情感大海承载船只默默驶向远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情感是人精神的底色,它决定了人整个精神世界的走向。

情感是指人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感受。情感指的是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也有人会称人的七情为情绪。情感是较为长久的,情绪体现的是短时性。人的心理症状,大都是持久性的,所以我们用情感这个词。或者说情感比情绪的内涵更有根基性。

情感是各种心理病症的根本性力量,因为认知,道德最后都会转化成情感。情感就像是人精神世界的蓄水池,所有的精神痕迹都会冲刷到这个蓄水池中。它反映了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全部……我们在人的精神元素理论中提到,情感是地。大地滋养着万物生长,也回收着万物的凋零。这也就是说,在人的精神元素理论中,在认知、道德、情感三者中,情感在人的整个精神世界中处于核心支配的地位。

情感是人的本能,也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当我们遇到大老虎,我们本能性的会感到恐惧。当我们对当下生活,对未来忧思时,我们向身边的朋友袒露着心扉,那么我们就进入了人独有的社会属性。

情感同时有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人类比较高级的本能。它是动物本能的进化版本,与动物的本能相比多了认知,道德的成分。从进化顺序的角度看,是先有情感,再有后面的认知道德。这也体现了情感在精神世界中的有着重要的地位。

情感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我们从出生开始,便浸泡在情感里。婴幼儿时期,当我们认知,道德处在零水平时,我们就能够识别情感了。我们一生出来就哭,这是情感,是人的本能。当我们不能说话时,我们能够从父母的表情里读到他们的情感状态。接纳我们的情感会让我们感到安全,不接纳我们的情感,便会让我们感到不安。这跟道德有点像,只不过道德是接纳我们的行为,而是否接纳我们的行为也通常是通过父母的情感来表达。

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流露着情感的痕迹。我们之前提到过,潜意识是人一切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而潜意识的潜台词就是情感。人们被压抑的痛苦,经验是情感;人原始的本能和冲动也是情感;人们不合理的欲望,也是情感。这些就是在最开始讲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见不得光的或是不利于个体生存的情感痕迹会被冲刷下来,进入到了精神世界的蓄水池里。潜意识就是存储这些情感痕迹的蓄水池。从这也可以看出,情感是人精神世界中根本性的元素。

情感那么重要,那么对人也是影响最全面,最深刻。我们也可以从生物学角度去理解情感的重要性。从我的观点来看,精神世界里的所有一切,都可以转换成情感的接纳和排斥。这与计算机‘1’与‘0’二进制运算相似,也跟神经冲动的兴奋与抑制相对应。也就是说情感应该是一种神经脑路上的物质,它可能是一种电化学信号物质,神经递质或者是其他物质。这个物质是广泛存在我们的大脑之中。

情感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根本性的,有能量的。所有心理症状出现,情感才是幕后元凶,本能性的精神防御机制是帮凶。

情感对人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怒、忧、思、悲、恐、惊。再概括一点,就是愤怒,忧思,惊恐。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愤怒,焦虑,害怕。这也是心理症状通常有的症状。

愤怒怎么来?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让你感到愤怒,激起你们情绪的事。这样看下来,就有很多了。不被理解,不被满足,恼羞成怒,同一刺激过多(唠叨),单纯一个超强刺激(疼痛)等。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我们出现的愤怒,是因为这些事都不利于人的生存。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愤怒是人一种主动出击的自我保护本能。同样道理,我们可以举例人们忧思例子,可以知道忧思是一种预防性的自我保护本能。而害怕是一种回避性的自我保护本能。所以说,情感对于人有重要的自我保护作用。我们流露出的情感,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生存。

根据精神元素二维理论。情感是底层最大的同心圆,也就是说情感与认知、道德同一层面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能够被人意识到的,我们称之为显性情感。情感同心圆大于认知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潜意识情感。

显性情感是能够被我们认知到的,所以它就是反映人所处生活环境的状况。这些显性情感大都都会随着时间而被冲刷,过了几个月我们可能就会忘了之前经历的小事。可是那些我们经历的小事所体验到的情感,特别消极的情感就会以情感痕迹的形式被冲刷到潜意识的蓄水池里。

如果说我们经历了重大挫折,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在意识层面去修复问题,去给自己一个合理解释或者直接去努力的遗忘等。去努力遗忘也是一样,我们遗忘的只不过是这挫折事件,我们并没有去消化我们所体验到这挫折事件的情感。

于是,我们体验到这挫折事件所带来情感冲突和消极情感体验,会以情感痕迹的形式被冲刷到了潜意识的蓄水池。等我们做到时,我们以为我们解决了挫折问题,其实我们只不过是应付这个问题而已,问题的本身并没有去解决。我们这种做法是在给自己的未来埋下炸弹。一旦我们的潜意识情感蓄水池满了,我们就会生活的一些小事件引爆,进而使我们奔溃。而这些奔溃所带来的情感痕迹又会再次被冲刷到潜意识的蓄水池中。

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们的症状会反反复复出现的原因。因为抑郁症患者们在当时状况下,感觉心情愉悦明朗,其实那只不过是应付了问题而已,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他们只是解决了问题的表象,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这是也很多抑郁患者们和心理咨询师之间的互动误区。

而大脑之所以会去修复挫折事件所带来的问题,论是解释还是主动遗忘等,都是人的本能。这也是后面会提到的章节——人的精神防御机制。遇到问题,大脑的本能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大脑的本能性启动了精神防御机制的结果是让人糟心的。因为它根本没有解决问题,它只不过是应付了问题。这也是我在《抑郁的痕迹这本书开头所提到的,抑郁症的本质是大脑本能性的过度精神防御导致的心理失衡的病症。

潜意识的蓄水池,也就是装满潜意识情感的容器。有时候这蓄水池里面的潜意识情感,也会乔装打扮回到认知层面上。潜意识我们都知道,里面就是存着的一头野兽,它的原始本能和不合理欲望等在到处冲撞着潜意识的容器。这些情感时刻都在激情澎湃着,热血沸腾着的‘道’,像极了一群寻找食物的恶鬼冲破道德的束缚。

它们会想尽各种办法,如伪装或是依附等方式骗过道德的稽核,最终来到认知层面上寻求欲望的满足。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伪装或者依附等方式一路冲破束缚时,而使自己的能量变弱,最终出现在意识的时候已经不再那么强烈,而是变得相对平和。我们人很难意识到,它来到了我们认知这层面。

例如,一个人所有具有的原始性冲动想获得满足,而这种满足是不被道德所接受,于是这股能量最后通过伪装等方式来到意识层面后,我们可能想不到这股性冲动最后变成了什么。如果有心理学功底的人我们能够识别出来,这股性冲动可能变成了与女性相接近的行为。如对女生的献殷勤,对女生的乐善好施等。当然,也有与女生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执着于学业,回避女生等。我们完全看不出来,这性冲动是有多么会伪装,而且会朝着两个相反方向伪装。

为什么会这样?正如在大脑自然属性那章介绍的,大脑会因为追求高效节能,而会共用一条神经脑路。也就是说信息是能相似相溶的,那些相似属性的信息就会共用一条神经脑路而形成集束。例如,恐惧,自卑,回避等词是具有内敛性质的,所以它们可以处在一个集束里。

还有哪些信息会共用一条脑路?这也会在后面提到,我们的字词句其实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词。而这些字词句是能够识别出意识中的潜意识情感的基础。关于伪装等方式,我们可以在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可以找到梦加工的方式,然后又是以什么画面出现在我们的梦里。同样的,这本书也介绍了精神防御机制。如果想要了解的伙伴,可以去研究这本书。

我们大概知道了精神元素理论中关于认知,道德,情感三者的基本概念。在接下来一章中我们将详细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会以动态的角度理解精神元素理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