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国师 > 第330章 罪证

第330章 罪证(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

国师大人忙着谈生意呢。

“这两万石的稻米,我待会儿自会去验,不过价钱嘛.毕竟从常州府可以走京杭运河入长江,可溯江而上到芜湖,青弋江也好,句溪也罢,总该是要纤夫和民夫的,每石的价格,再降八十文。”

姜星火自然是半个铜板都不打算给对方付,所为的不过是探查清楚丁梅夏等常州府官员,盗卖常平仓存粮以及备倭军军粮的事实。

但既然扮演的是商人,总得在商言商,否则凭白惹人起疑。

陈掌柜亦是貌似诚恳地答道:“您有您的难处,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这年头粮食就是命,眼下粮价还在涨,一天一个样,咱们这交易的量大,酌情便宜,最多也就便宜五十文每石。”

从官仓里盗粮,怕压根就是本买卖

姜星火心中冷哼了一声。

若非是自己知晓其中关隘,恐怕还真被他这般诚恳的模样打动了。

姜星火心念一动,故作为难之色道:“唉,既然陈掌柜如此说,那就各退一步,七十文。”

“六十五文。”陈掌柜咬牙切齿道。

姜星火拍了拍扇子道:“那便依了陈掌柜的意思了。”

“不过丑话说前头。”

姜星火沉吟片刻后,接着说道:“这次咱们交易,所有粮食,我都要在粮仓里抽验清楚。”

要去粮仓里验,而不是交割的时候验清楚。

陈掌柜眉头微蹙。

这种情况下,他若是同意,米店的粮仓自然是没有两万石的,就是常平仓,都没有两万石那么多,更别提济农仓了只有备倭军的军粮仓里才有这么多的稻米。

这里就得说说大明的粮仓制度了,朱元璋自己是挨过饿的,所以大明建国后,非常注重粮仓制度的设立和储备。

跟隋文帝那种仓里堆满粮食宁愿烂了都给百姓吃一粒米不同,朱元璋设立的粮仓制度,都是从为民角度出发的,分别有预备仓(常平仓)、济农仓、社仓三种。

所谓常平仓,就是朝廷为了防备灾荒,令府、县等各级行政区均设有的储备粮仓,以备赈饥,具体储粮多少视行政区大小,从一万五千石到两万石不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