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国师 > 第156章 士绅一体纳粮

第156章 士绅一体纳粮(第5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战国,李悝。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创新发明,至于青苗法,则是北宋陕西转运使李参所发明的。

李参担任陕西转运使时,为了解决士兵粮食问题,他先让老百姓估计自己明年的粮食产量,然后看一看还能剩余多少供给军队,再让老百姓向官府贷款买种子,当然这是要收利息的。

《宋史·列传·卷八十九:部多戍兵,苦食少。参审订其阙,令民自隐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之官,号“青苗钱”。经数年,廪有羡粮。

这其实是双赢,老百姓有时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需要钱,但没有地方借贷,那只能向高利贷借,年复一年生活只会越来越贫困。

所以还不如向官府借贷,最起码官府的贷款利息低一点。

官府也赢了,因为这笔钱放在府库里本来没有增值,现在流动起来,可以增值两成,这是额外的收入。

王安石变法不像是穿越者王莽一样凭空想出来的,譬如青苗法,反而是从李参的成功经验中提取出来的。

为什么李参在陕西一地可以成功,王安石向全国推广反而成为很多人饱受诟病的问题呢?

从本质上讲,那就是王安石不懂什么叫货币银行学.当然,他也不可能懂。

也就是看本质的话,青苗法是将整个官府府库的准备金当作一个银行的借贷资金,再进行收放贷的活动,类似现代社会的小额贷款。

但与小额贷款不同的是,青苗法不存在坏帐,也不需要抵押,更不可能骗贷。

为什么不存在坏账?

官府上门催收。

为什么不需要抵押?

只要借了这笔钱,你全家的未来都押上了。

为什么不可能骗贷?

你骗官府的钱,官府就要你的命。

——多么完美的银行啊!

但问题就在于,这种畸形的、以大宋的行政力量强行打造出的“伪银行”,它是违背了金融交易一个最重要的原则的。

嗯,这个原则叫做“自愿交易、自甘风险”。

没听过不要紧,“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总听说过吧?

‘铁血大宋’别的不行,但培养文官士大夫,确实是没的说的。

神宗变法时期,那时候的文官士大夫,也不是没有看出青苗法的弊病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